
随着9月的到来,全国天气逐渐进入一个过渡期。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日益显著,既有秋高气爽的凉爽气息,也有持续酷热的夏末余温。今天,我们来关注一下各地的天气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北方:冷空气来袭,秋意渐浓
进入9月后,冷空气逐渐向南推进,北方多个地区已经感受到秋天的凉意。尤其是今天起至3日,冷空气自西向东席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局部地区气温骤降,降幅达到4至6℃,部分地区温度降幅甚至超过8℃。其中,新疆东部和南部的降温尤为显著,局部地区气温大幅下跌,白天气温骤降,感受到的寒冷更像是进入秋冬的过渡。

同时,西北地区的风力也会明显加强,局地风速可达6级以上,部分地区甚至伴随沙尘天气。比如,今天新疆南部出现了明显的沙尘天气,阿克苏的PM10浓度飙升至74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较差。冷空气的强势来袭,也意味着这些地区将迎来降雨过程,甘肃、陕西等地的降水量将明显增加,局部暴雨和强对流天气也有可能发生。

预计到9月3日后,冷空气将逐渐减弱,气温会略有回升,但北方的凉意仍然存在,尤其是在黄淮地区,白天气温会继续保持在适宜的范围,进入秋季的节奏。

南方:酷暑未退,“秋老虎”肆虐

相比北方的凉爽,南方依然在炎热的天气中徘徊,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使得大部分地区的高温仍然持续。尽管这几天副高有所减弱,南方的高温范围有所收缩,但江南、华南等地的高温天气依旧未见明显好转。特别是在上海、杭州等地,持续的高温纪录已经刷新历史。今年,上海已连续多天突破高温,而杭州的高温也已经持续了30天,紧随其后的是去年的连续高温纪录。

预计在未来几天,四川、重庆、湖南等地的高温天气将继续,尤其是在重庆,已记录到61天高温,是所有省会和直辖市中高温最多的城市。高温持续也给公众出行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大家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避免中暑和其他与高温相关的健康问题。

小结:天气变化快,防护不可忽视


进入9月,南北方的天气变化较大。北方的朋友们要注意天气骤冷,早晚温差较大,适时增减衣物;而南方则仍需应对“秋老虎”带来的高温天气,外出时保持清凉,注意防晒和补水。无论是北方的寒冷,还是南方的酷暑,都提醒我们在季节交替之际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合理规划出行和日常活动,确保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