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的建筑梦想:从手机到宇宙飞船的非凡之旅
近日,苹果公司在全球掀起了一场科技热潮,不仅推出了备受期待的新款iPhone 16,还在其位于库比蒂诺的总部推出了一座全新的建筑——“天文台”(Apple Park Observatory)。这座建筑耗资超过50亿美元,是乔布斯剧场最显著的建筑物之一。
这座半地下式的设计建筑,整体呈巨大的椭圆形,其外窗隐藏在树木丛中,仿佛是一个现代的霍比特人。苹果全球设计主管John De Maio介绍,建造Apple Park时,希望整个园区与景观无缝融合,这座建筑也是如此。它融合了校园绿地和环绕地平线的群山风景,真正展现了加州最好的一面和周围最好的自然环境。
“天文台”延续了苹果园区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理念,使用了与苹果园区一致的自然石材、水磨石和木材元素。不仅材料如此,乔布斯对产品每一个细节的追求也体现在这座建筑上。Stefan Behling提到,乔布斯对建筑的每一个角落都进行了严格的,从玻璃的弯曲度到地板的光滑度,甚至门把手的设计都不放过。
这座建筑的主角——玻璃,乔布斯对其要求也极为苛刻。主体建筑“飞船”形状的主楼中没有一块平面玻璃,立面围墙由800块14米高的超大曲面玻璃组成。这些玻璃的生产采用了冷弯工艺,总面积达31000平方米,相当于四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每圈“屋檐”为了尽可能避免,都在背面涂上接近古早iPod圆环的白色涂料并装上金属板,力图打造出一个接近“外星飞船”的乌托邦建筑。
除了建筑材料和结构外观设计,建筑的光影同样是一种重要的元素。光与影通过不同的组合与建筑外在形态进行衔接,塑造空间的氛围,影响人们的情感和体验。正如建筑大师路易斯·康所言:“自然光是唯一让建筑成为艺术的光。”在安藤忠雄的代表作“光之”中,自然光的设计使得光影成为了建筑的核心元素。
“天文台”同样在玩一场“光影游戏”,通过前厅顶部的圆形开孔,游客可以直接看到天空,阳光也得以自然直接地进入建筑。随着时间的流逝,墙上的光影缓慢变化,营造出更具沉浸感的体验。
除了与自然连接的理念,这座“天文台”还承载着苹果的“冥想空间”定位。这类建筑往往通过天窗投射的光影、水等自然元素,塑造出一个沉思与放松的环境,激发来访者的创造力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