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已显绿意
河面不时显现着一些中心鲜红、边缘雪白的睡莲,似星星般点缀其中。继续前行,花儿愈发密集,色彩愈发淡雅,在不经意间排列成优雅的漩涡形状。一片片睡莲簇拥在一起,宛如一幅流动的花海画卷。
这番景象,不禁让我想起了普鲁斯特的著作《追忆逝水年华》的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的描绘。书中周克希先生的笔下,那朵朵睡莲与现实中的场景相互映照。手捧《追忆逝水年华》,我的思绪如蝴蝶翩翩飞舞,跃出普鲁斯特的世界。
在我的过往岁月里,也有如这般的睡莲。1997年至1999年,我在青岛师范学校执教,那所学校的四合院内有一个圆形水池,长满了如同普鲁斯特书中所描写的睡莲。池水清澈明净,偶尔游动几尾金鱼在其中,给宁静的水面带来了一丝活力。那些金鱼会在睡莲的绿叶边调皮地吐泡泡,待近时便机敏地躲入睡莲的叶子下。
记得那圆形水池旁,曾有一株山楂树。当洁白的花瓣飘落,落入水池中时,睡莲便如梦般在水面上探出。在一个清晨,露珠从山楂树叶上滑落时,绽放了,宛如梦幻般在水面上绽放。睡莲的开放与荷花不同,它在水面开放,而不是出水挺立。在四合院晨读的学生们,常常会坐在环绕水池的石坛上,手握一卷书,侧身欣赏水面上的睡莲。
这洁白的花瓣、读书的少女、水中的金鱼和圣洁的睡莲一同被珍藏在人生的记忆中。每当我阅读《追忆逝水年华》时,它们便会一一浮现。经历的一切都未曾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而已。
而那水池中的睡莲虽为人造景观,却也承载着许多回忆。2015年9月,我前往台儿庄、微山湖一带采风时,在微山湖湿地见到了大片的睡莲。尽管花期已过旺季,但仍有些许花朵开放着。湿地的水面清澈见底,泛起阵阵波纹,那静卧于午后阳光中的睡莲犹如世外桃源般的宁静。在波光与天空之间观察睡莲让我心生平静与愉悦。
在那一片湿地中,不仅有睡莲还有大王莲相伴而生。大王莲拥有巨大而奇特的叶片,漂浮于水面之上显得格外壮观。其叶片虽非如睡莲般碧绿而是浅绿中带着淡淡的鹅调更增添了几分特别之处。四周叶片轻扬水面泛起粼粼波光远方则是摇曳的芦苇和杨树顶上是高远透明的蓝色天空这让人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它的恢宏与辽阔此刻湿地上空五彩斑斓的风筝随风轻舞却又似乎孤独地在重复旋转令人感叹又充满着无奈。我们在湖边静静站立低声交谈留连忘返久久不舍离去……
对于这样特殊的睡莲我们有了新的了解它们是习性与生态的独特结合它们喜欢阳光并且对阳光有着敏感的反应每天上午随着阳光的升起它们逐渐醒来迎接新的一天而到了傍晚随着夜幕降临它们则安静地收起花瓣进入夜晚的梦境由此也赋予了它特殊的名字"睡莲"。此外各种不同的睡莲还有不同的开花时间有的清晨开放有的午后盛开甚至还有在夜晚盛开的品种让人们对这奇妙的花卉有了更多的好奇与探索……
见证了漫长历史的睡莲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之久从恐龙时代至今人类文明赋予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它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象征与寄托……
“只有开始永不幻灭”。睡莲它存在在此刻亦超越此刻只要它在水中盛开就永远都在我们心中它像生命一样延续不会消失……这些温馨的回忆不仅深藏在我们的记忆里更是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生命里让我们永远怀念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