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养生秘法:中医温补脾肾之道
在大寒的冬季,寒气逼人,易伤阳气。遵循中医的指导,温补脾肾,能有效助我们御寒固本。
生活中,我们要遵循“冬藏”的规律,适度调整作息,早睡晚起,注重保暖,避免因过度活动或劳累而损耗阳气。在饮食上,应以温补食材为主,减少生冷食物的摄入。可以通过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户外锻炼,或室内练习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等传统,来畅通气血、调和经络。自我及拍打特定穴位也是极好的保健方法,能鼓舞阳气、增强体质。
推荐几款食同源的佳品:如山,可烹制山粥、山炒木耳,或与温热滋补的羊肉共炖,以达到温补脾肾的效果。还有黑色食品,如黑豆、黑芝麻等,配以核桃仁、芡实、花生等,能益肾填精、健脾开胃。对于脾肾虚寒者,烹饪时可适量加入桂皮、茴香、花椒等调味料,它们不仅能增添风味,还有温中散寒、补益脾肾之效。
中医教你科学防治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风湿免疫疾病中的一种,对气候的变化特别敏感。当气温下降、风起雨来时,关节肿胀、疼痛常会加重。
日常调养方面,首先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特别要保护好受累的关节,如佩戴手套、护膝。可利用暖手炉进行局部保暖。要关注天气预报,降温时及时加强防护。在饮食上,要保护脾胃,少吃油腻食物,保持饮食清淡。适度锻炼也很重要,宜选择轻柔舒缓的关节活动,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减轻关节负担。
推荐两个简便的中医外治方法:艾灸可对疼痛关节进行悬停灸疗,每次约15分钟;易筋经是一种动作舒缓的中医,对关节负担小且易于学习,适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日常练习,有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
若关节出现肿、痛、僵等症状,或活动受限明显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痛风患者的饮食守则:低盐低脂低嘌呤
除了注意饮食,痛风患者还应坚持规律运动,肥胖或超重患者更应注意体重管理。定期接受降尿酸治疗、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变化及筛查并发症也是必不可少的。
走出痛风治疗的误区
误区一:痛风发作时才服,不痛就不管。这是不对的。痛风治疗需双达标,一是关节症状的缓解,二是血尿酸水平的控制。若血尿酸不达标,关节疼痛会反复发作并影响内脏健康。
误区二:盲目相信错误信息,担心物副作用而拒用或仅靠忌口控制尿酸。仅靠饮食降尿酸很难达标,建议遵医嘱用。合理用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物副作用。
误区三:急性期盲目使用降尿酸物。这是错误的做法。痛风发作时血尿酸急剧变化,此时使用降尿酸物会加重尿酸波动并增加发作概率。应在症状改善后并遵医嘱决定是否继续使用降尿酸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