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意到,关于高血压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在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众多,且发病率持续上升,对此进行科普宣传十分必要。近日,关于“高压高与低压高,哪个更可怕?”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读者对于脉压这个概念及其影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我们请林为大家详细解读脉压的相关知识。
提及高血压,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收缩压和舒张压,也就是俗称的“高压”和“低压”。脉压作为一个同样重要的指标,却常常被人们忽视。脉压无论是增大还是减小,都不是好事,尤其脉压增大与死亡率和心脑血管意外有着紧密的关联。
一、脉压的基本概念
脉压差,即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其中,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最大压力,而舒张压则是心脏舒张末期血液对动脉血管壁的最小压力。例如,某人的收缩压为120mmHg,舒张压为80mmHg,那么他的脉压就是40mmHg。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脉压差在20-60毫米汞柱之间,超过这个范围即为脉压差过大或过小。
二、脉压的形成机制
脉压的大小并不只是由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高低决定的,更与动脉血管的病理改变有直接关系。脉压是由心输出量和动脉血管僵硬程度两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如果心输出量增加或动脉僵硬程度增加,脉压就会增大;反之,脉压则会减小。
三、关于脉压增大的学说
目前,关于脉压增大的原因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顺应性降低(即动脉僵硬度增加),导致大动脉缓冲功能受损。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脉压增大与全身炎症有关。高血压危险因素、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管平滑肌增生等也会导致动脉弹性下降和僵硬度增加,从而影响脉压。
四、影响脉压的因素
脉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静息心率、血糖、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等。其中,年龄和性别是脉压增大的重要因素。
五、脉压增大或减小的原因
临,脉压增大最常见的原因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这种病症多见于老年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等疾病也会导致脉压增大。而脉压减小则可能见于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年轻人。主动脉瓣狭窄、心包积液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脉压减小。
六、脉压的临床意义
脉压是反映动脉硬度和脉搏血流动力学的良好指标,它能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脉压的变化不仅能预示多靶器官损害,尤其是脑、心、肾及动脉的损伤,而且与脑卒中及肾脏损害有密切关系。脉压还与心电异常及临床心血管终点事件正相关。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脉压被认为是冠心病事件最强的预测因子之一。
参考文章:
1. 王俊文,李艳清等. 脉压的形成机制与临床意义.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0, 44(4):413-416.
2. 崔露露. 脉压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 海南医学, 2019, 30(10):1336-1340.(此文不公开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