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定义不拘一格,若定标准,非唯一种。
伦敦的医学博士Dr. Julian De Silva以古希腊的“黄金分割理论”为基础,设计了一套计算完美面容的算法。他将这套算法应用于女明星脸型、五官及下巴等部位,给出了评分和排名。
例如,寡姐虽然排名第七,但这并不影响大众对她的审美。该算法可能尚处于试验阶段,排名结果可能不够客观,仅提名了部分知名欧星,且多数为白种人或具有白人血统。
像Kate Moss就位列第六。尽管算法尽力用数学规范美或评判美,但其准确性仍证。大众审美中的“美”,与这种计算出的顺序是否一致,尚需验证。
名模Bella Hadid位列第一,其面部各部分得分协调,基本都在95%左右。而紧随其后的Beyoncé,虽部分得分极高,但如眉毛或鼻底得分稍低。
关于妆容是否计入面部得分,这成为一个疑问。Beyoncé的美,可能不仅在于面部,也与妆容有关。
Amber Heard位列第三,而Natalie Portman和Katy Perry则分别位列第八和第九。
近年来,“三庭五眼”等美的标准逐渐被接受,但以具体数值决定颜值的做法的合适性值得商榷。
提及黄金比例“1.618:1”,这一比例在建筑、绘画和雕塑中都有所体现,人脸和身材的黄金比例能让人心生完美之感。
除了黄金比例,还有“马夸特面具”这一美的判定标准。这一面具揭示了美的定律,使不同的与之高度匹配。其创造过程中既参考了黄金比例,又借鉴了高颜值明星和模特,将客观标准和主观审美结合。
马夸特面具不仅有动态和静态版本之分,还有男女之分,因此它是一种细致的分析方式,能更准确地描述人脸与美的关系。
关于美的标准,虽然存在多种判定方式,但这些方式之间也有共通之处。有些人的长相无论以何种方式测量都是美的。
如章子怡,她的美不在于表面特征,而在于整体的和谐与骨子里的风韵。她的脸既不符合普通人的审美印象,也难以归为某一类。她的美却能适应各种妆容和角色需求。
高允真作为韩国新整容模板,她的脸符合比例标准但不张扬。她的美与个性无关,但与阅历和经验有关。
是公认的东方,虽然面部比例不符合标准,但她的美端庄贵气、大气雍容。而李嘉欣则侧脸更美,与马夸特面具的标准侧脸相符。
由此可见,美并无固定标准。标准是依附于美的,而非美依附于标准。不必过于拘泥于美的标准。
在社交媒体如新浪微博或豆瓣上分享关于美的讨论时,图文并茂地表达观点会更有说服力。
——Yvo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