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身体出现口腔溃疡、心烦易怒、口角干裂、牙龈肿痛、咽喉痒、干、痛等症状时,很多人会直觉地认为是上火了。人们通常会选择喝一些菊花茶、金银花茶,吃一些苦瓜等来降火。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次吃凉性食物或喝凉茶都能达到降火的效果。这其中的原因,要从“上火”的根源说起。
一、究竟什么是上火?
上火,属于中医热症的范畴,多数是因为阴阳失衡,内热偏胜导致的。其产生的原因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1. 气候: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如果不能及时代谢掉多余的水分,就容易上火。这类人群常常会出现口干、口苦甚至口臭等症状。
2. 情绪:悲郁情绪如果不能及时疏泄,就容易郁结成火,引发上火症状。此类上火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口舌生疮、便秘等。
3. 饮食:长期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羊肉、花椒、生姜等,也容易导致上火。此类上火的症状包括失眠、多梦、疲惫等。
4. 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习惯也会增加上火的可能性。这类上火可能表现为胁肋疼痛、目赤肿痛、头痛等。
由于五脏六腑都可能上火,且不同脏腑上火的症状及应对方法各异,盲目地喝凉茶、吃凉性食物可能并不奏效。那么,该如何调理呢?
二、不同脏腑之火,需用不同的“清火剂”
1. 心火
心脏被称为“君主之官”,心火过旺可能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冠心病甚至心梗。心火亢盛的表现包括舌头发红、口舌生疮,心烦意乱、失眠多梦、睡觉盗汗,以及干燥、尿黄等。在清心火方面,可以使用改良后的代茶饮,以淡竹叶、生甘草和藏红花为主要材料,不仅祛火,还能预防并调理心脑血管疾病。
2. 肝火
肝火旺的人容易长痘,影响颜值;情绪波动大,易生气,睡眠质量下降;还可能导致肝脏代谢异常,如脂肪堆积增加肥胖几率。肝阳气亢盛的表现包括头晕、头疼、目赤肿痛、耳鸣,以及脾气大、胸胁或腹部胀闷窜痛等。可以使用国医大师吕仁和推荐的栀子豆豉饮来调理肝火。
3. 胃火
胃火过旺的人容易出现口干、口臭、口苦等症状,且舌苔较红。由于食物多被胃火消化而不能被吸收利用,可能导致营养不足,甚至引发胃部炎症等慢性疾病。胃火太大的表现包括牙龈肿痛、口臭、不畅或干燥、胃痛烧心等。可以使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来泻胃火。
4. 肺火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火旺在秋冬季节更易出现,长期肺热可能导致感冒、肺炎等疾病。肺火旺的表现包括口干、咽干、干咳无痰或痰浓色黄,鼻干、鼻痒、鼻腔等。可以使用清热化痰茶饮方来清肺火,该方由橘红、酒黄芩、菊花和炙枇杷叶组成。
总之当身体出现不适时,应分清到底是哪里上火并采取适当的降火方法。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规律也能有效预防上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