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乃抄书第三十三日,我选择抄写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此事起因于一个小小的误会,却也闹出了个趣事。昨日我抄写了林逋的作品,文友得知后表示,他更喜欢张岱的作品。我随即答应今日抄写《醉翁亭记》,却闹了个笑话。友人笑着说,《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佳作,而非张岱的。然后,他宽容地告诉我,“抄吧,无非就是‘环滁皆山也’,两者相似之处甚多。”
随后,我欣然接受了友人的建议,开始了《湖心亭看雪》的抄写。我钟爱林逋的“暗香疏影”,也喜欢欧阳修的“在乎山水之间也”。这次抄写张岱的作品,我关上了书房的门,隔绝外界的喧嚣,客厅里球赛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我已经沉浸在书中世界。仿佛室外大雪纷飞,我泡上一杯清茶,一杯敬张岱,一杯敬过往岁月,再一杯则是敬自己。
我深深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境,即便隔着几百年的时空。常言道“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在这孤寂寒冷的湖面上,两人饮酒对坐,确实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丝暖意,也让人心生暖意。
回到文本,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那时大雪下了三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在那更定的时刻,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那时雾凇铺满大地,天空、云朵、山川、湖水,上下一片白色。湖中的影子只有长长的堤岸、湖心亭一点,以及我的一叶小舟,舟中不过两三粒人而已。
到了亭上,有两人铺着毡毯对坐,一个童子正在烧酒炉。他们见到我,非常高兴地说:“湖中怎么还有这样的人!”于是拉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离开。询问他们的姓氏,原来是金陵人,来此作客。等到下船后,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痴,还有比相公更痴的人。”
今日依然忙碌,堵车在路上。不再赘述感受了。如果你看到了这里,那我们再一起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
“虚室生白”意指心中无杂念,便能悟出“道”来,生出智慧。这一说法源自《庄子·人间世》。造句:静心修养,达到虚室生白的境界,那空明的觉醒能使耳目内通,感知万物,感化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