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信子长啥样?白色小花瓣像星星,紫色像小铃铛,开花时特别漂亮,香味也很好闻!

风信子长啥样?白色小花瓣像星星,紫色像小铃铛,开花时特别漂亮,香味也很好闻!

《诗经名物图解》深度解读与古今审美交融

从前的日子里,在博物馆系统工作,我曾见过无数的植物标本展,对那缤纷的世界充满好奇。但出于专业的隔膜,我无法表达那种奇妙的感觉。后来,我梳理了鲁迅抄录的古籍,如《南方草木状》《释虫小记》等,感叹他的博物学之敏锐。那些文本中明快的一面,分明染有大自然的美意,让深隐在道德话语里的超然之趣显现,使得那些鲜少被人关注的传统得以复活。

眼前的这本《古典植物园——传统文化中的草木之美》让我深感惊喜。作者汤欢,这位研究古代戏曲出身的青年,竟能写出如此丰富、深邃且充满美感的作品。他以文章学的眼光,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汤欢的沉浸不只是源于趣味,更有学术的梦想支撑。他描绘的不仅仅是自然名物,更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度洞察。

古人善于在文字中寄托风土情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审美传统。各类植物在古人眼中总是带有特别的诗意,《诗经》《楚辞》便是这一感知的见证。借助自然风貌抒发内心之感是审美中的常见现象,但人的咏物、言志更带有一种逃逸现实的冲动。六朝时期,人们对于本草之学的认识已经成熟,阮籍、嵇康、陶渊明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精神与天地间的交融。

汤欢,这位喜爱六朝之诗与苏轼之文的青年,于自然山水间觅得诸多清欢。他的趣味里不含的成分,而是在繁杂的世间说出内心真实的感言。《古典植物园》勾勒了无数古木、花草,鲜活学识与彩色的梦融汇在词语之间。他对待不同植物的态度是勤考据、重勾连、多感悟,每个题目的写法都力求变化,辞章温情而不夸饰。

花草世界围绕着人类,但我们对它的了解却知之甚少。我们仅从植物的形态、功用去认识它,知道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但在那古老的传说里,饮食、用、相思之喻和神灵之悟都足以让我们生叹。文明的交流史、地理气候的变迁,都能在这个园地找到认知的线索。面对大千世界,我们应当学会谦卑,拒绝人类至上,与万物和谐相处。

许多古人的著述,如《淮南子》《齐民要术》等,都是今人研究博物学的宝贵参考。在这些著作中,人的思想能够自如放飞,在儒学之外的天地寻出超然之思。汪曾祺曾感叹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对于自然现象的敏感,其植物图录里有许多科学的成分。为植物写图谱有不同路径,汤欢似乎最喜欢闻一多的治学方法,他从音韵训诂、神话传说和社会学等多角度考证诗经名物,发现被士大夫词语遮蔽的东西。

这种博物学式的审美是比较文学的话题之一。翻阅手中的藏书,古希腊戏剧到弥尔顿的《失乐园》,再到普希金的诗歌,都可见到自然与文学之间的紧密联系。诗人是笼天地之气的人,与生长在大地的枝枝叶叶也有着心灵的联系。汤欢整合了古代笔记传统,以新的目光敲开通往自然的大门,给读者带来知识之乐。

对比古今,过去的和现在的一样,好的文章多是来源于对万物的深入观察和深情体验。汤欢是一个有心人,他学会了前人审视世界的方式,文思缭绕,给读者带来了知识上的快乐和精神上的享受。(孙郁)


风信子长啥样?白色小花瓣像星星,紫色像小铃铛,开花时特别漂亮,香味也很好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