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7月21日的到来,我们正式迎来了今年的中伏首日。今年的中伏期长达20天,从7月21日一直持续到8月9日,这也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
三伏天的中伏,是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一直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结束。这段时间通常持续十天,但某些年份可能会达到20天。所谓“热在三伏”,指的就是这段时间非常炎热,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阶段,其具体日期需要结合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来确定。
在我国北方地区,人们有头伏吃饺子、二伏吃面的习俗。由于伏天闷热,人们的胃口往往不佳,饺子作为一种传统美食,具有开胃解馋的作用。而吃一碗热汤面,则有助于身体排汗,去除体内的湿气和暑气。
紧接着,随着中伏的来临,我们即将在明天(7月22日)迎来大暑节气。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之一。大暑期间,天气炎热至极,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这个时期喜温作物的生长速度最快,同时也是雷阵雨最为频繁的季节。由于气象灾害如旱、涝、风灾等较为频繁,因此需要进行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风以及田间管理等工作。
在大暑节气期间,人们还有晒伏姜、喝伏茶、烧伏香以及送“大暑船”等习俗。此时天气,容易导致身体湿气过重。在养生方面既要做好防暑降工作,还要注重祛湿,保护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