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的好词好句

《儒林外史》的好词好句

曾经的《水浒传》:从无尽句读到新式标点

汪原放,一位在新文化运动中崭露头角的出版家,对古代小说进行了重大。在他的手中,《水浒传》这部古典名著从原本没有标点、没有分段的文本,变为了带有新式标点、分段清晰的作品。这一变革,开启了我们的“新阅读时代”。

为了简便阅读,古人也会寻找一些“捷径”。他们会在文章中寻找虚词,通过虚词来完成停顿和转换。这些虚词如“夫”、“惟”、“盖”等,在一定程度上担当了古代的“标点”功能。这种方法显然不够简便,无法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的兴起为古代小说的提供了契机。汪原放,这位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出版家,决定给古代小说“改头换面”,加入标点符号和分段。他不仅熟悉英文典籍,而且有开明的思想。他所在的亚东图书馆出版的系列小说,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汪原放对《水浒传》的校点是一大里程碑。他不仅要加入标点符号和分段,还要确保文本没有错误。这一大胆的举措得到了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和胡适的支持。他们的鼓励不仅给汪原放带来了信心,也保证了新标点本系列小说的学术品位。

亚东图书馆的分段、标点本小说出版后,引起了巨大轰动。全国的出版社纷纷效仿,带动了书籍版式的一场。这一事件在现代学术文化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影响深远。《水浒传》成为了第一部被加上标点、分段并成功出版的古代小说。

除了《水浒传》,亚东图书馆还推出了其他新标点本小说,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红楼梦》。汪原放在整理《红楼梦》时,有明确学术目的,将小说作品的校勘整理当作一件十分严肃的工作来做。这一版本的《红楼梦》不仅开启了新的传播和接受时代,也标志着一个新的阅读及学术时代的到来。

现在的我们阅读再也不用“练肺活量”了。曾经的读书爱好者们第一次接触到新式版式时,他们可能感到多么新奇、兴奋。作家吴组缃在描述自己买到亚东版《红楼梦》时的兴奋感时曾说:“我得到了一个鲜明印象:这就是‘新文化’。”如今,“句读”依然是中文专业的基本功,但打开新书时的油墨香气和畅快的阅读体验仍然令人陶醉。

来源:扬子。


《儒林外史》的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