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停顿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停顿

《卖油翁》节选自《欧阳文忠集▪归田录》卷一。这部作品是欧阳修晚年的散文小集,分为两卷。作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平易近人的风格,通过许多简短生动的小故事来阐述道理。尽管全文仅有一百三十五个字,却生动地描绘了卖油翁观看陈尧咨射箭,以及陈尧咨观察卖油翁倒油的两个场景。

在这篇小品文中,欧阳修成功塑造了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卖油翁和陈尧咨。通过这两个故事,作者传达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尽管陈尧咨擅长射箭,但他的骄傲自满却引发与卖油翁之间的争论。卖油翁虽为普通人物,但他的技艺精湛,通过倒油的高超技艺来回应陈尧咨的傲慢。

这篇小品文富有哲理与,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美文。多年来,它一直作为中学课本的必选篇目。在入选中学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时,《卖油翁》的最后一段话被删去了:“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篇小品文中的陈尧咨。他是宋真宗时期的进士,擅长书法和射箭,历任真宗和仁宗朝的。他的性格刚决,有时目中无人。在故事中,他以铜钱为靶子,一发即中。他和他的兄弟都在历史上留下记载。

可见,欧阳修在这篇小品文中对陈尧咨的描写是有事实依据的。根据《归田录》的原文,这篇小品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了卖油翁观看陈尧咨射箭的不同态度。陈尧咨在家中的场地上练习射箭时,老人放下油担旁观,久久不愿离去。虽然陈尧咨的箭术高超,但他的骄傲态度却让老人有些不满。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发矢十中”是否就算是高手。陈尧咨自鸣得意,而卖油翁只是微微点头表示赞许。这一部分作者对卖油翁的描写较为详细,通过几个简单的动作,如“释担而立”、“睨之”、“但微颔之”,生动地展现了老人的神态。

第二部分主要描写了卖油翁倒油的高超技艺。面对陈尧咨的傲慢态度,卖油翁并没有退缩,他用自己的实践来证明自己的技艺。他将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口,然后慢慢地倒油进去,奇迹般地让油从钱孔流入葫芦而钱不湿。这一幕展示了老人的技艺精湛和沉着冷静的性格。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详细描述了卖油翁的动作和表现,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相比之下,陈尧咨的态度则显得傲慢和愤怒。

最后一部分只有一句话:“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句话似乎在问:这与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这句话看似可有可无,但实际上在全文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暗示了欧阳修的用意是强调熟能生巧的道理和虚怀若谷的重要性。这句话在入选中学课本时被删去了。关于删去的原因可能在于避免过于深入的哲学思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然而无论如何改动,《卖油翁》这篇小品文依然以其简洁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道理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