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论语》十二章注释

高二《论语》十二章注释

开启头条日记的30天挑战

今天,我深入研读了一篇名为《为政第二》的文章中的第十二章。

孔子在该章中说:“君子不器。”

解读:孔子所描述的君子并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用途或功能。

感悟:

读到这句话时,我回想起父母常说的“不成器的东西”。孔子这里所强调的“君子不器”,含义更为深远。我最初对此有些困惑,但深入思理解了君子的真正含义。

在孔子的眼中,君子是一个拥有理想人格的人,超越普通凡人。那么,成为君子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孔子告诉我们,君子应该博学多才,具备多方面的能力。他们不应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而应能够全面观察并领导全局,成为卓越的领导者。

回到“君子不器”这句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希望君子拥有多方面的才能,而不是仅限于某一特定技能或功能,就像一样。

我们常听到的“不成器”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所谓的“成器”,就是指有用之物,即已经成才。而父母所说的“不成器”,是指尚未成才。

我们可以明白,“成器”意味着有用且已成才;而“君子不器”,则是要求我们不能像器物那样仅有一方面的功能,而应该追求多能、全能的境界。君子应该有深度、有广度,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高二《论语》十二章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