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十则教案人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十则教案人教版

子曰:“你知道吗,‘仁、知、信、直、勇、刚’这六德之美名背后可能潜藏着流弊。”弟子答曰:“不知。”“听我细细道来:爱好仁德却不注重学习,其弊端是愚蠢;爱好智慧却不注重学习,其弊端是不羁;爱好诚信却不注重学习,其弊端是被欺诈所害;爱好直率却不注重学习,其弊端是急切而失之鲁莽;爱好勇敢却不注重学习,其弊端是乱纪;爱好刚强却不注重学习,其弊端是狂妄自大。”这是《论语》中的一段。

“好学”首先要培养一种勤勉的学习态度。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提到:“我并非天生就懂得这些道理,而是因为对古代文化感兴趣,并且勤奋地探求。”他一直以勤奋刻苦的态度追求学识的广博。孔子还说过:“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正是他对自己好学精神的自豪。

“好学”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孔子说:“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唯恐会丢失了。”这是因为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见成效,不能半途而废。真正的好学者,应当活到老,学到老。

“好学”也需要寻找学习的优秀榜样。孔子提倡“就有道而正焉”,即以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为榜样,向他们学习。这种“见贤思齐”的观念,为学习者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和鲜明的榜样。

而学习的动力,源于人的内在力量。孔子认为,“志于道”能让学习者有方向,有动力。真正的“好学”者,无论是向有道之人学习,还是自我反省,都强调以学求仁,彰显出个体生命的自觉力量。这种内在力量能激发学习者的内在愿望,使其不断进步。

“好学”应以提升道德为目的。孔子特别看重“道”,认为学习应先追求道德的完善。他倡导自觉进行道德修炼,针对当时社会上一些人学知与修德皆废的现象,他深感忧虑。我们今天的学习也应该把增知与进德统一起来,努力成为学识渊博且道德高尚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好学”的境界。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十则教案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