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鸳鸯馆名字来源

三十六鸳鸯馆名字来源

拙政园——苏州四大名园之首

从留园出发,乘坐游1路公交,我们来到了拙政园,这座被誉为江南园林代表的古典山水园林。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一座,也是私家园林的经典,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的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占地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全园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其中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很大比例,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体布局保持了明代园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主体建筑,与东西两山岛隔池相望。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相对,两者与北面的“荷风四面亭”共同构成了一个赏荷的三足鼎立之势。还有三间水阁“小沧浪”、扇亭“与谁同坐轩”等建筑,各有特色。

西部原为“补园”,水面迂回,布局紧凑。因被改建,形成了工巧、造作的艺术风格。西部主要建筑为三十六鸳鸯馆和留听阁等,陈设考究,景色别致。东部原称“归田园居”,约31亩,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还有澄观楼、浮翠阁等建筑。整个园林的布局疏密自然,以水为主,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

园内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再现了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通过平桥小径、长廊逶迤和岛屿山石等元素,使整个园林富有诗情画意。不同季节和时刻都有不同的艺术,如春日的繁花丽日、夏日的蕉廊、秋日的红蓼芦塘、冬日的梅影雪月等。拙政园的布局和结构充分体现了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特点。若想了解更多关于拙政园的旅游攻略信息,可关注蚂蜂窝微信:mafengwo2006。


三十六鸳鸯馆名字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