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食权说:旧时光手艺的记忆与传承
清晨,随着太阳缓缓升起,小区门口出现了一位老者。头戴压檐帽,骑着老旧的二八式自行车,车把上的电动喇叭不紧不慢地吆喝着:“磨刀……磨剪子嘞……”他的声音仿佛一阵清风,吹过岁月的长河,唤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
这曾经熟悉的吆喝声,似乎在提醒我们这已经久违的时代。这位老者身穿单薄蓝色上衣褂子,脚蹬黑色老式塑料底单布鞋,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每一次他的吆喝都像今天郑州街头刮来的西北风一样抽打在我的脸上,让我思考:为何在这个应该享福的年纪,他仍四处奔波?
回想起小时候在老家,街头巷尾常有各种手艺工匠。他们身怀绝技,有的擅长补锅锔盆,有的精于磨刀磨剪子。这些老行当在短暂的十几年间迅速消失,估计不久的将来,像今天这样的场景将难觅其踪迹。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手艺,或许只能存在于我们的童年记忆中。
刀和剪子,是居家生活的必备品。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它们都是手工制作,使用多年仍需要磨刀。这些重复的劳作孕育出了磨刀磨剪子的手艺行业。记得那时他们常常挑着担子穿梭于乡间小巷,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吆喝着揽活。主人满意后便会给予一些报酬。那时的他们还会受到热情款待,有时还能留宿家中。那一幕幕和谐的画面,如今已越来越少见了。
街头叫卖的声音里藏着岁月的韵味和创作的热情。每一位工匠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声音。“磨剪子嘞……戗菜刀……”这样的吆喝声让人无法忘怀。如今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老行当如同日渐远去的回忆。我还记得母亲那亲切、温暖的呼唤,将我们召回餐桌享用美食的温馨时光。如今这些都成为了宝贵的回忆。越来越多像磨刀磨剪子的老行当正在时代的洪流中慢慢消失。那些老街巷里逐渐消逝的手艺和老味道成为了我们的精神寄托和传承的重任。我们要珍惜这些美好的回忆,让老行当、老手艺、老味道穿越时空,传承久远!如今我们使用的刀剪都是一次性产品,那么这些传统手艺是否还有生存的空间呢?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传统的手艺和文化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美食权说传统手艺的传承与发扬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和支持。豫记征文致敬那些渐行渐远的传统手艺和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