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的环境似乎过于夸大了化妆品中剂的影响,导致许多人对其产生了过度恐慌,甚至有些品牌仅因声称自己产品不含剂,就能迅速吸引大量消费者,哪怕价格翻倍。但实际上,化妆品中的剂并非如传闻那般可怕。
化妆品,特别是护肤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这些也是细菌喜欢的食物。每当产品被打开,与空气和人的接触便为细菌提供了生长的环境。若无剂,使用过的化妆品很快就会成为细菌的温床,再涂抹到脸上的可能就不再是护肤品,而是细菌的培养基了。
在化妆品中添加剂是业内的常规操作,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价格高低,都是配方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除非你能确保产品能在完全密闭的状态下一次性使用完毕,否则剂的存在是必要的。目前,已有部分品牌采用了这种一次性密闭包装,比如胶囊型产品,但成本较高,价格也随之上升。
各国对于化妆品中剂的使用都有严格的标准,包括、日本以及我国的。针对不同的细菌和酸碱环境,需要使用特定的剂。一些常见的剂及其允许的使用浓度如下:
对羟基苯甲酸酯,也被称为尼泊金酯或paraben类剂,包括甲酯、乙酯、丙脂和丁脂等,它们在化妆品中的历史长久且广泛应用。通常,几种paraben类剂会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苯氧基乙醇的最大允许浓度为1%。山梨酸钾作为食品级剂,其安全性受到广泛认可。咪唑烷基脲是另一种常见剂,商品名为Germall 115,一般用量为0.2%,常与尼泊金丙脂一起使用。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相容增效例子。例如,配方中含有15%的乙醇(酒精)时,可能无需额外添加剂;含有氧化铁的配方也具有抗微生物效果。建议选择使用合格的剂,避免长期使用酒精进行杀菌。
正规厂家会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添加剂,一旦达到效果就不会继续添加。无需过分夸大剂的危害。在限定浓度内使用剂是安全的,毕竟我们日常所食用的食品中也常含有剂。生活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从呼吸的空气到日常使用的电子产品都存在各种因素,人类其实没那么脆弱。在选择化妆品时,我们应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并避免购买小作坊生产的产品。过度关注剂只会给某些商家提供炒作的机会,增们的消费负担。
(关注微信公众号“青眼”,获取更多化妆品知识、见识和谈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