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在一片树林中,孔子看到一棵大树下两个小孩正在激烈地争论着。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大,几乎要动起手来。孔子心生好奇,便停下车来,上前他们的头,温和地问道:“我在远处就听见你们争吵的声音了,究竟是为了什么事呢?”
这两个小孩听说孔子学识渊博,便邀请他来为他们评理。孔子欣然同意,于是他们坐在光洁的石头上开始讨论。
一个高个子小孩率先发言,他指着太阳说:“先生,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我们近,而中午时离我们远。”孔子好奇地追问原因,小孩自信地解释道:“因为太阳在升起时看起来很大,像车盖一样,但到了中午就变得很小,像盘盂一样。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孔子称赞他善于思考。
另一个矮个子小孩并不服气,立刻反驳说:“不对,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中午时才离人近。”孔子再次询问原因,他认真解释道:“因为太阳刚出来时天气很清凉,还有寒意,但到了中午就变得非常热,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孔子觉得他的解释也有道理。
两个小孩一起问孔子:“先生,你说我们谁对谁错呢?”孔子坦诚地表示,他无法判断谁对谁错。小孩们笑着质疑他的学识,认为他的知识也有无法解答的问题。孔子并不气馁,心中依然思索着这个问题,尽管他并没有找到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