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一个名为“超级手机病毒”的木马再次引发公众对Android系统安全性的忧虑。在如今二维码普及的时代,有关扫描二维码后支付宝资金被盗的消息屡见不鲜。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通过搜索引擎随意输入相关关键词,便会涌现出大量关于扫描二维码后支付宝资金被非法转移的案例。
这些案例中的流程通常如下:
用户扫描二维码 → 程序识别为链接 → 用户被询问是否打开此链接 → 下载安装的APP为木马程序(因为链接后缀为.apk) → 安装完成后,手机中毒。木马运行并获取用户手机号码,然后发送到木马制作者手中。木马制作者利用获取的信息登录支付宝,通过拦截用户收到的验证码,成改密码并进行转账操作。
这一流程虽然包含多个步骤,但实际上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每一次点击都可能成为病毒制作者攻击的机会。很多用户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上当受骗。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此并不讨论Android系统本身存在的漏洞问题,因为大部分病毒主要是利用用户的安全意识薄弱这一点。
至于支付宝以外的其他在线支付工具和网银,也同样存在安全风险。因为很多用户在不同网站上使用相同的账号和密码,一旦其中一个账户信息,其他所有网站的信息都可能被窃取。
网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虽然有些银行采取了多种安全措施,如网银盾口令校验等,但支付宝仍然可以与网银绑定,进行充值操作。网银也有手机支付功能,这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针对上述情况,如何防范此类事情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好给手机安装一个安全软件,以拦截病毒。安装一些能够提醒的APP,在发送短信时弹出询问用户是否发送的提示。专家建议,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下载apk文件,更不要安装不认识的APP。对于具有诱惑性名字的APP要特别警惕,因为它们很可能是病毒或流氓软件。
如果发现手机异常,如安装了一个app但没有图标,应立即采取行动。开启手机的飞行模式并断开网络,以阻止病毒发送信息。然后,通过数据线连接电脑,下载安全软件进行手机查杀。为了更加保险起见,还需要备份重要资料,如通讯录、短信等,然后恢复出厂设置或进行刷机操作。
关注此类信息安全资讯非常重要,以便在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避免自身遭受损失。提高安全意识,警惕病毒侵袭,是每一个手机用户的必修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