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猴年春节的临近,一场全民的狂欢盛宴即将拉开帷幕。各大品牌商纷纷借此良机展开营销大战,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两微多端成为主战场。以电商为例,京东、天猫等巨头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APP首页充斥着各种诱人的折扣文案。虽然借势春节推出折扣活动无可厚非,但过多的雷同和缺乏创意也让这些营销手段显得平淡无奇。
尽管有些品牌商在文案和配图方面下足了功夫,运用俏皮的言语和精美的图片来吸引眼球,但仍然难以掩盖其缺乏实质性的问题。单纯的自嗨式营销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品牌商必须更加注重用户的参与和粘性。一些O2O公司却通过捆绑销售的方式来借势春节营销,这种做法无疑会伤害品牌形象和认知度。在进行借势营销时应该合理定位,以更加贴近消费者需求的方式来进行。
在这方面,网易秀品以春节返乡回家为切入点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营销战。他们借助大V的影响力,通过微博等社交平台展示“漂亮回家”的主题,形成了网络效应。他们也在线下举行了一系列接地气的时尚秀,吸引了大量返乡人群的关注和参与。
例如,在火车站这样的人群密集地带,网易秀品举办了一场“我要漂亮回家”的时尚公益活动,为即将返乡的外来务工人员免费提供服装和配饰,打造时尚造型。这种活动不仅提升了品牌曝光度,还与消费者的核心消费场景紧密贴合,有效提升了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网友们对这种活动纷纷表示赞赏和支持。他们认为这样的时尚公益活动很有意义,不仅让外出打工的人们能够打扮得漂亮回家,也让家人更加放心。这种相互给予和回报的方式也传递了社会爱心。
回顾过去的营销事件,不难发现,仅仅追求眼球和曝光度并不足以给品牌带来正面效应。秀品的“漂亮回家”活动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在于其创意十足,更在于其与品牌基因相吻合,并注重人文关怀。
秀品的启示是,要以最热的势头戳中最软的心。好的创意是营销活动的硬通货,而与品牌基因相吻合的创意更是事半功倍。节日营销也要注重人文关怀,善于因势利导,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出发,选择合适的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反馈,达到广泛传播的目的。
无论营销理论如何更新迭代,研究的对象始终要落到受众上。品牌商需要洞察受众的心理需求,尝试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形成由内而外的品牌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像秀品一样打一场漂亮的营销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