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湖畔黄昏第611篇文章
全文约1200字
一、赵时通传略
赵时通(1161年-1221年),字宜伯,魏王赵廷美九世孙。淳熙八年(即辛丑年,公元1181年),年仅二十岁的赵时通便通过恩荫入仕,被授予承节郎之职,负责管理筠州上高的酒税。这一年,同为都昌人的曹彦约也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广德军建平县尉。两位青年俊才同年步入仕途,心怀壮志。
宋时,拥有进士身份的仕途通常更为顺畅,赵时通也不例外。他通过科举考试,于庆元二年(丙辰年,公元1196年)成功登进士第。
二、仕途变迁
进士及第后,赵时通被任命为余杭县丞。嘉泰年间(公元1201年至公元1204年),他又担任南康军建昌知县,为建设县署作出了重要贡献。建昌县署位于仰止门内城西隅,赵时通在任期间创建了瑞芝堂。清《江西通志》卷二十有详细记载。
开禧二年(丙寅年,公元1206年),赵时通出任鄂州分司粮料院主管,此时曹彦约也代理汉阳知军职务,共同抗击来犯的金兵。两位都昌同乡再度相聚,共同经历了许多辛酸与挑战。
三、人生轨迹
赵时通与曹彦约在鄂州任职期满后,分别奔赴新的岗位。曹彦约被任命为潭州知州,而赵时通则担任临安府通判。命运多变,两人都经历了仕途的起伏。赵时通因种种原因离任,选择筑室庐阜之阳。在此之后,两人可能有过交往。曹彦约在离开利州、隆兴府后,于岁末回到星子湖庄,过上了闲居生活。而赵时通则历任抚州通判、邵武知军等职,最终在1221年七月去世,享年六十岁。他的好友真德秀为其撰写了墓志铭。曹彦约也作诗悼念他。
四、诗歌悼念
邵武赵使君挽章二首
其一
近代皇族里,何人能登科。祖孙积德才,文武双全传。时新局,山川皆哭泣。仰望无答案,德行在人间。赵公家族虽非大姓,但其世代积累之德才令人敬仰。其二脱白同辛丑,共历苍黄岁。赞英俊,鄂渚话辛酸。你的成就已达顶峰,但仍不断攀登高峰。邻墙摧一柱,晚来尤伤感。你的离世让人们倍感悲痛。鄂渚:鄂州;樵川:指邵武;要路津:意指重要职位。你的离世对人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五、后续发展
据近期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都昌境内的赵姓人数超过一万,虽不算大姓,但赵氏家族在都昌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据记载,赵时通的家族谱系为:赵公著→赵彦颜→赵傃夫→赵时通→赵若采。关于赵时通家族的具体记载似乎并未在当地族谱中详述。他们这一支可能后来迁出了都昌。
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湖畔黄昏,了解更多都昌姓氏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