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茶静心:茶艺之道,乃泡茶品茶之方法程序,茶道必须以茶艺为载体,而茶艺之魂则在于茶道精神。茶艺不等同于茶道,若失茶道精神,则茶艺仅成空洞之表演。
茶艺之美,在于如何将茶之真味优雅、简洁、自然地展现。这不仅考量泡茶技巧,更是衡量茶艺水准与是否契合茶道精神的标杆。不同茶叶,有其独特之泡制方法,若误用,则失去其原有韵味。以下习茶三字经,以武夷岩茶为例,细述其习茶之道。
席要洁,具要净。习茶伊始,首要关注茶席与茶具之洁净,既卫生又养性。茶席乃品茶之所,环境需雅致;茶具则指泡茶饮茶之,必须洁净无瑕。
气要匀,心要清。备好茶席茶具后,习茶者需调整呼吸,使气息均匀,心境平和。只有心平气和,才能领略茶道之美。
神要聚,体要松。品茶时需全神贯注,心无旁骛,方能品味出茶之妙。身体需放松,保持最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领略茶道韵味。
指要柔,臂要弯。手指需柔软,手臂微弯,才能精准把握茶具,优雅地泡茶。
壶要悬,斟要低。冲泡茶叶时,水壶高悬可冲开茶叶,释放茶香;斟茶时要低斟,以保持茶汤香气。
闻要细,饮要啜。品茶时需细闻茶香,开启味觉;品尝茶汤时要用啜饮之法,唤醒味蕾,充分感受茶之滋味。
清若兰,飘九畹。茶香如兰花般清幽,仿佛置身于丹霞地貌之茶园,感受茶香四溢之美。
苦和甘,心自明。品茶之苦甘交织,令人回味无穷,从中领悟人生百味。
人生味,寓其中。品茶不仅是品味茶香,更是体验人生真谛,于忙碌中享神愉悦。
茶是儒,贵礼雅。茶文化融合儒释道三教精华,儒家注重礼雅之美,品茶亦是一种礼仪的体现。
茶是佛,长至善。茶与佛教渊源深厚,品茶时心境慈悲、至善,符合佛门慈悲之心。
茶是道,重摄生。品茶养生符合道家天人合一之思想,通过品茶达到身心健康之目的。
惜茶心,存感恩。好茶凝聚大自然之精华与人的辛勤劳动,懂得品茶者会珍惜这份缘分并感激造物之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