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钱的别名指的是什么

榆钱的别名指的是什么

苏轼的《春菜》描绘了一幅春天的蔬菜盛宴:“蔓菁绿叶掩旧根,初生韭芽如拳嫩。白鱼香荠烹烂烩,凉饼青蒿碎点滑。”诗中提及的四种春菜——宿根、韭芽、香荠、青蒿,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春菜的深深眷恋。那是他渴望品尝的美味佳肴,也是春天的独特味道,更是人间极致的美食体验。

青蒿又名芦蒿,也称作蒌蒿、水蒿等。苏轼的另一首诗中提到:“满地蒌蒿映日鲜,芦芽初长正当时。”芦蒿的美味令人陶醉,只需选取鲜嫩的芦蒿尖儿与香干一同炒制,加入少许油、盐,便能品味到芦蒿的清香与香干的鲜美交融一体。

春季踏青时,挖野菜的乐趣无穷。其中一种野菜名为野苋菜,也叫“春碧蒿”。清洗后,与鱼片一同煮制,被誉为“春汤”。在京津地区,春菜最初指的就是野苋菜,后来才逐渐将其他蔬菜如荠菜、榆钱儿、香椿等纳入其中。野苋菜又被称作“长寿菜”,炒熟后汤汁红艳,与米饭拌在一起,鲜美无比。

李时珍称荠菜为“报春菜”,它是第一批春季时鲜之一。与此春笋和香椿也陆续登上市场。中医理论认为,春季万物生长,也是疾病容易复发的时期。《黄帝内经》提倡“春夏”,春天应多吃温气的春菜,以增强阳气和抵抗力。

随着春雷的响起,春菜更加鲜嫩。春笋在雷声中破土而出,迅速生长,被誉为“春天菜王”。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详细记载了春笋的烹饪方法,各种部位都有不同的烹饪方式。品尝春笋的嫩头、中部切片或是与肉类炖汤的根部,都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有句民谚说:“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春天的野菜如荠菜、香椿、马兰头等都是季节性的美味佳肴。而家种的春菜如豌豆苗、韭菜等也是当季的蔬菜。尝试不同的搭配,如韭菜炒春笋、香椿炒鸡蛋等,都会带来令人难以忘怀的口感体验。

吃春菜时也要注意搭配和饮食禁忌。蜂蜜和奶酪与春菜同时食用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或导致消化不良。某些中材如细辛不宜与春菜同时食用,以免影响效或营养吸收。

在有些地方,人们有在三月三用荠菜花煮鸡蛋的习俗。辛弃疾曾描述:“城中桃李虽繁华,春意却在于溪头荠菜花。”早春时节,人们走进田间地头,采摘荠菜,经过处理后可以做成各种美食。那不仅仅是食物的美味,更是春天的记忆和乡野之情的浓郁体现。

品尝春菜,清新雅致。正如春风十里不如你,尝一口春菜,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真实!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鲍安顺)。


榆钱的别名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