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老师会告诉你关于动词的一些基本规则:及物动词可以直接跟宾语,不及物动词则不能直接跟宾语。如果你只是简单地接受这样的说法,认为这就是全部,那你在高中可能会遇到很大的挑战。因为高中英语的考试,尤其是高考,常常考察不及物动词如何与宾语相结合的情况。
在初中阶段,你可能会学到这样的句子:Many birds didn’t survive the severe winter.(许多鸟没能挺过严冬。)在这里,survive作为一个及物动词,直接带宾语。老师会强调这一点,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到了高中,你会发现考试的内容更加深入。例如:survive from表示风俗文化的留存,如Some strange customs have survived from earlier times.(有些奇怪的文化是从早年留存下来的);survive on则表示依靠…维持生活,如I can’t survive on £40 a week.(依靠每周40英镑可不够我维持生活)。
当你高一的时候可能刚刚掌握上述两个短语的用法,到了高三,考试会再次回到基础,考察survive直接加宾语的情况。正着考,反着考,考得让人应接不暇。
那么,高考为什么如此出题呢?对于及物动词来说,只要理解其词义,一般就不会误解句子的意思。但不及物动词就不一样,想要加宾语必须搭配介词。不同的介词搭配,会让不及物动词产生完全不同的意思,很容易产生误解。
像survive这样的动词,既可以作不及物动词,也可以作及物动词,高经常出现。许多学生可能会固化思维,不知道应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动词的具体用法,因此考试中容易出错。
要真正学好不及物动词,仅仅看语法书上的几句话和几个例子是不够的。你需要背诵与每个不及物动词相关的词组短语。大部分高中生可能没有这个能力和时间去整理和归纳。
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前辈的智慧。高考英语145分的学霸整理出了“高中英语1.5万考点”,其中就包括了这类常考词组短语。作者从2300页的牛津高阶词典中筛选出可能的高考考点,整理成72页的笔记,方便我们记忆。
每年,他们还会根据高考真题来验证这个范围的有效性,并发布命中率分析报告。这份报告已经连续发布了十多年,且命中率保持在98%左右。报告还会详细标注高考真题中的词组短语在“1.5万考点”中的具置。除了研究命中率报告外,你还可以分析高考真题中词组短语的分布和频率。
除了不及物动词短语,还有名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等,这些短语都对英语理解有重要影响。在熟练掌握3500个基础词汇,并能够在高考模拟卷中达到80-110分的基础上,系统记忆这些词组短语。如果你能记住50%以上的词组短语,你的英语分数就有可能稳定突破130分;记住80%,就有可能考到140分以上的高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