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知道讲了什么

时间都知道讲了什么

近日,新京报书评与译林出版社联合举办了一场线上活动,主题为“穆旦:未来的时间在生长”。本次活动邀请了《穆旦传》作者邹汉明和《杨苡口述自传》撰写者余斌,与主持人邓安庆共同回顾了穆旦和杨苡两位文学故友的生命轨迹。

穆旦与杨苡,两位在二十世纪文学星空中交相辉映的名字。他们同属于“五四”一代,求学于西南联大,在的年代里结为挚友。穆旦以现代诗歌开拓汉语界限,而杨苡则以《呼啸山庄》的译名蜚声文坛。

邹汉明分享了写作《穆旦传》的缘起和过程。他偶然读到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穆旦诗》,被穆旦的诗深深触动,从此开始了对穆旦的深入研究。他提到,写传记的难度很大,因为关于穆旦的生平资料很少。他通过引用他人的日记、回忆录等间接资料来还原穆旦的生活轨迹。邹汉明认为,穆旦的人生传记有很多空白,这也是他写作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余斌则通过口述自传的形式分享了与穆旦的交往和对他深入的理解。他第一次读穆旦的诗时,感到十分惊艳,认为穆旦是现代文学诗人中的佼佼者。他对穆旦的印象除了诗歌之外,还有现实中的为人处世,他觉得穆旦是一个谨慎、纠结但又纯粹的人。余斌还提到,从杨苡的口述中,他们对穆旦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他认为穆旦的写作大于其人本身,他的诗歌作品能够穿透经验,给人以刺痛感。

邓安庆则提到邹汉明在传记中提到的一个观点:“要使现今的生活成为诗的形象的来源”。他认为这是一个关于穆旦创作灵感的重要观点。邓安庆提出一个假设:如果让穆旦活得更久一点,是否会有回忆录存在?邹汉明认为穆旦不大可能正儿八经地写回忆录,他的兴奋点不在这里。但如果他活着的话,后半生的经历肯定也会让他写出很好的诗歌来。他们都认为天才而未尽其才是最令人感到可惜的地方。关于燕卜逊对穆旦的影响,邹汉明认为燕卜逊作为一个现代诗人和诗人的老师对于推进了穆旦从浪漫转向现代的诗歌风格的转变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影响使得穆旦诗歌具有了更加前卫的元素和现代的深度变革特质,大大提高了他的诗歌的现代敏感性。余斌则强调穆旦在诗歌中使用的语言非常精准和大胆,即使使用大词也不显得突兀。他认为这是一个谨慎又纯粹的人所独有的特质能够在写作中达到这样的境界。他也提到穆旦照片中的笑容与现实中的性格存在反差体现出他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使他对人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而尊重和敬仰不仅仅因为他在诗歌方面的才华和价值是因为他对人的真诚和理解同时邓安庆也表示邹汉明的传记成功捕捉到了这种复杂性和多面性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总之这场活动不仅回顾了两位文学巨匠的生命轨迹也深入探讨了他们的创作理念和人生哲学为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同时也为未来的文学创作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


时间都知道讲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