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世界卫生(WHO)发布了全新的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指南。该指南建议家长们,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应该尽量减少他们坐在电子屏幕前的时间,避免长时间被限制在婴儿车或座位上。通过更好的睡眠、更多的玩耍时间以及适度的体育活动,孩子们可以更健康地成长。
即使是有经验的二孩妈妈,也会对孩子的某些行为是否影响健康感到困惑。例如,孩子精力旺盛、晚睡早起是否会影响生长发育?孩子睡眠时间过长是否会变得“傻”?为何孩子不愿意睡午觉呢?这些问题都是家长们关心的焦点。
幼儿期是身体和认知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形成生活习惯和家庭适应期的关键时期。早期形成的生活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身体活动水平和模式。积极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孩子的运动技能发展,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探索。为了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应在保证充足睡眠的鼓励孩子进行更多的中高强度体育活动,适当减少看屏幕的时间或久坐。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指南并未针对残疾或患有慢的儿童提供特别建议。尽管这些建议可能也适用于这些特殊儿童,但家长和照料者仍应向医生或专业人士寻求专业帮助。
对于宝宝来说,长时间坐着是不利的。遵循生命头五年中的指南建议,有助于孩子的运动和认知发育以及终身健康。
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建议每天多次以多种方式进行身体活动,特别是通过互动式游戏。在手推童车/婴儿车、高脚椅或缚在者背上的时间,每次不应超过1小时。尽量减少婴儿看电子屏幕的时间。者应与宝宝一起阅读和讲故事,以促进亲子互动和认知发展。
对于1岁至2岁的幼儿,他们每天应在各种强度的身体活动中花费至少180分钟,包括中等至剧烈强度的身体活动。受限时间(如在手推童车/婴儿车、高脚椅上的时间)每次不应超过1小时,避免长时间坐着。1岁儿童不建议久坐不动,看屏幕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
对于睡眠问题,宝宝保持良好而足够时间的睡眠对健康成长非常重要。高质量的睡眠与认知发展和情绪调节密切相关。缺乏睡眠可能导致肥胖、发育受损、情绪变差等问题。以下是该指南对0岁至4岁孩子建议的睡眠时间:
0岁至4个月大的宝宝应保持14小时至17小时的睡眠;4岁至11个月大的宝宝则要保持12小时至16小时的优质睡眠。对于1岁至2岁的幼儿,他们需要保持每晚11小时至14小时的优质睡眠。而对于3岁至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每晚保持至少10小时至13小时的优质睡眠。家长应确保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本文作者为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的王薇医生。希望这些指南能对家长们有所帮助。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赞支持我们!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官方账号以获取更多信息!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并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