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SaaS领域,二次定制开发(简称二开)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SaaS产品的标准化是其实现规模化与盈利的关键所在,而定制开发往往被视为对这种模式的潜在威胁。但与此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又在不断地涌现,使得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完全避免这一需求。鉴于此,针对SaaS行业的这句名言“谁做定制开发谁死”,本文尝试对这一现象进行解析并探讨背后的逻辑与实际应用情境。
什么是SaaS产品出现二次定制开发(二开)需求的原因?SaaS产品是否应该支持这种开发方式?又该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决策判断哪些需求可以接,哪些需求不能接?针对这些问题,让我们逐一进行探讨。
对于SaaS产品而言,多租户特性以及客户在行业、规模、阶段和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大量的个性化需求。这些需求在一般垂直型SaaS产品中可能占据5%-10%,在通用型产品中可能更高达10%-30%。由于客户受制于沉没成本等因素,他们期望SaaS厂商能够满足这些特定需求,从而产生二开的需求。
那么,SaaS企业是否应该满足这些二开需求呢?如果询问十位产品经理,其中可能会有十一位表示除非面临特殊情况(如新签卡单、续费流失或涉及大客户),否则一般不接受定制研发。随着特殊情况的增多,二开逐渐成为常态。比如客户A需要特定的接口来统计员工工时成本,客户B要求调整某些规则作为新签条件等等。这些需求虽然特殊但却常见,为了维护客户关系和避免流失,企业可能需要考虑进行二开。这势必会引发一个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平衡标准化与定制化的需求?
面对这一问题,制定明确的产品原则至关重要。需要确立资源分配原则。在产研资源的分配中,应确保二开需求的占比不超过30%,以保证大部分资源用于标准化产品的建设。这是因为,虽然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能够完全依靠标准化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但在现实操作中却无法完全避免二开需求。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分配资源,避免二开成为主要战场,占用过多产研资源,陷入恶性循环削弱SaaS产品的竞争力。
除了资源分配原则外,还需要制定二开需求接受原则。这些原则包括但不限于:如果需求具有通用性且客户愿意付费、不会增加额外运营服务成本,即使目前只有某个客户提出需求也可以考虑进行二次开发;对于老客户或新签约客户,如果需求可以通过插件形式实现且不影响其他客户、开发工作量不大,也可以采取免费、需增购或折扣等方式进行二开。还需要建立二开需求的优先级原则,以决定在有限的资源下先满足哪些需求。
除了制定原则外,为了确保这些原则的有效落地,还需要构建相应的机制流程。这包括成立需求规划小组、构建二开流程评估机制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我们可以在满足客户需求的保持SaaS产品的标准化和盈利能力。
面对SaaS产品中二开的争议与困境,我们需要从客户需求出发制定明确的产品原则和资源分配策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保持SaaS产品的标准化并不断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