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盟和纳采有什么区别

订盟和纳采有什么区别

古代婚礼的六礼习俗

我国的传统婚礼,自古流传着六种重要的礼仪:问名、订盟、纳采、纳币、请期以及迎亲。

一、问名

问名即议婚,是婚礼的初步阶段。在这一阶段,媒人会向女方提出男方的生辰八字,作为探听男方情况的依据。如果女方认为合适,就会将双方的生辰合写一份谱,送往男方家中。反之,则仅将原件退回。问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对方,为后续的婚礼做准备。

二、订盟

订盟俗称送定、过定、文定等,是婚礼的第二阶段。男方会在选择一个吉日,带着聘礼前往女方家中。聘礼包括红绸、金花、金手环、金戒指、羊猪、礼烛、礼香等。女方会接受部分聘礼,同时回赠男方一些物品,如招花盆、石榴花等,寓意连生贵子。订盟的聘礼也会分赠给亲朋好友,作为订婚通知。

三、纳采

纳采俗称完聘、大聘等,是婚礼的第三阶段。男方会带着生面肉包等礼物前往女方家,女方则会回赠纱巾、糖荖等物。纳采意味着男方正式向女方表达求婚的意愿。

四、纳币

纳币即用绸缎等礼物作为聘礼,俗称为“大送”。现在许多程序都简化了,纳币这一环节也被归入纳采中。

五、请期

请期是男方选定结婚日期后,将日期通知女方,并送上礼仪全帖。这一环节是确定婚礼日期的重要步骤。

六、迎亲

迎亲是婚礼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热闹的一环。不同地区的迎亲习俗各不相同,通常会根据地方习俗进行。男方会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带着迎亲队伍前往女方家中迎娶新娘。这一环节常常伴随着各种传统仪式和喜庆活动,为新婚夫妇送上祝福。


订盟和纳采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