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夜酒醒时,风雨交加,似有龙在耳边低吟。众所周知,龙是自古创造的象征性精神图腾。从庄子的《列御寇》开始,龙的存在就成为了诗人想象的翅膀所钟爱的对象,描绘龙的景象总是充满了神秘和威严。
龙吟,乃是龙的。在我国古代的文化中,关于龙的描述源远流长,最早可见于《易乾》中的“云从龙”。孔颖达注释说,龙是水生动物,云是水汽,因此龙吟时会有景象云生。
张衡在《归田赋》中首次使用了“龙吟”一词,这位发明了地动仪并在其上铸有八条龙以指示方位的天文学家,曾用“龙吟方泽”自赞。后来,北齐的郑述祖创作了一曲《龙吟十弄》,自称梦中听琴,醒来后写下曲谱。于是,“龙吟”成为了形容琴音美妙或笛声清亮的赞美之词。
在古诗中,龙吟不仅仅是赞美音色韵律的绝妙,更寄托了思想奔放、意境开阔的美好寓意。诗人常借龙吟送吉祥、举希望、托景物、状气象、投放赞誉、志怀、抒怀。
龙吟在古诗中既是精神的富有,也是希望的丰衍。从峡谷松涛到磬声,从山前风雨到天地交接的壮美,龙吟都是一种大气象。“龙吟”也是赞誉优秀人才的专享,投放对象十分广泛。
基于对龙的崇拜,古人习惯用龙吟描绘气势之宏大,也用于形容人的发迹。如陆游在《题韩运盐竹隐堂绝句三首》中放言:“待我清秋有闲日,抱琴来写万龙吟。”这是一种豪气,也是一种自信。
随着甲辰龙年的来临,以龙为图腾的更是对龙充满期待。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龙吟所代表的豪情壮志,更需要这种昂扬状态和进取精神。今天,我们报料新闻线索的通道已经开启,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的记者都在线等你来报料,让我们一起用敏锐的眼光捕捉世界的每一个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