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李时珍编写的《救荒本草》,专门记录各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帮助百姓在饥荒时生存。

在中医养生的理念中,夏季天气酷热干燥,我们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尤其要多食用蔬菜和水果,而苦瓜因其独特的养生价值被誉为“瓜中君子”,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夏季蔬菜瓜果的首选。

苦瓜为何又有“瓜中君子”之称呢?这并非空穴来风。其实在很多地方,瓜和菜并没有严格的区分。苦瓜在其初传入时,便作为瓜果食用,这一点在《》等古典文学作品中都有所记载。

据《蔬菜斋随笔》记载,苦瓜在南宋时期从东印度群岛传入,当时的人们主要将其作为水果食用,尚未用于烹饪。到了明初,朱橚的《救荒本草》中,苦瓜依然被当作瓜果进行描述。与此徐光启在他的《农政全书》中也有关于苦瓜作为瓜果的介绍。可见,在早期,苦瓜主要是被当作水果来食用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苦瓜的食用方式开始发生变化。在《儒林外史》中,已经有了苦瓜入菜的描述。例如,书中描述广东高要县的风情,当地人在宴席上用苦瓜做菜,这标志着苦瓜开始被用于烹饪。这一点在《岭南杂记》中也有所体现,书中描述了人们在用苦瓜炒肉时,发现苦瓜的苦味并不会沾到肉上,因此苦瓜得到了“瓜中君子”、“菜中君子”的美誉。

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了苦瓜的丰富营养价值。苦瓜富含维生素B和C,同时还具有很高的用价值。中医认为,苦瓜性寒味苦,具有消暑解热、明目解毒的功效,可治疗多种疾病。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苦瓜对糖尿病患者具有理想的食疗效果,能有效预防糖尿病。从苦瓜中提取的蛋白质甚至可用于癌症治疗,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苦瓜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成为了夏季养生的理想食品。其独特的苦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在市场上备受瞩目,值得我们更多地了解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