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兔毛水晶之中并没有兔毛存在,它属于发晶的一种。所谓发晶,指的是水晶内部包含像发丝一样的物质,这些物质并非单纯的黑色,其颜色取决于内含物的种类,如金红石、绿帘石等。像金发晶、铜发晶、钛晶以及星光发晶等都属于此类。
红兔毛水晶,又被称为红发晶,其红色源于内部的金红石。当金红石的细度足够且颜色呈现红色时,便被称为红兔毛水晶。兔毛质地极细,因此它又有另一个名称——针状金红石。尽管这个名字较为普通,但红兔毛水晶的称呼更为生动。
从外观上看,红兔毛水晶与南红极为相似,两者都是红色并带有调。如果内部金红石细度足够且密集,两者区分起来会较为困难。通过灯光照射便能轻易辨别。对于类似的物品,找到它们的核心区别点是区分的关键,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
雕刻的作品为一尊九尾狐形象。我们在神话影视作品和中经常能看到九尾狐,通常代表的形象并不积极。在我国最早出现的九尾狐却是祥瑞的代表。《山海经》中有对九尾狐的记载。之所以称为九尾狐而不是八尾狐、五尾狐,是因为九在文化中代表着最大的阳数,体现了对九尾狐的重视程度。还有记载中提到大禹与九尾狐的相遇,以及相遇后娶妻生子的故事。大禹甚至曾对九尾狐吐槽工程艰难、孤独无伴的境况,而九尾狐则帮助他找到了伴侣。这样的九尾狐形象怎能说是坏的呢?
在汉代,九尾狐是祥瑞和子嗣繁衍的象征。那么,是从哪个时始九尾狐的地位开始下降、口碑开始反转的呢?答案是唐始地位下降,宋始被误解,到了明代这种误解更加固化。
以《封神榜》为例,这部讲述周朝故事的作品中,妲己被描述为九尾狐的化身。但在周朝时期,九尾狐的地位是相当高的。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封神演义》是明代人撰写的,从中可以看出那个朝代对九尾狐的不同看法。无论如何,这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有时某个时代的一个口号或想法被放大后,会导致大家对某件事产生不同的认知。我们也都是认知偏见的守护者,在终将消失的宇宙中坚守着自己的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