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书画装裱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比如跑墨脱色、画心和镶料的皱折,以及上墙后出现的走墙、断裂、开粘、重皮和霉变等现象。这些问题的产生,既与书画本身的特点有关,也与材料、气候、技术等因素紧密相连。这些问题在石家庄永泰装裱机械有限公司周和德所著的《书画装裱实用技法大全(传统手工装裱篇)》中均有详尽的记载。
关于跑墨脱色问题,通常是由于在书画时水分过多,或者在覆背时刷浆过重导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在书画时应当适量洒水,主要湿润边缝和夹口缝。采用干覆法时,要充分利用覆梢纸的潮气来湿润书画,确保画心不出现跑墨脱色。
关于皱折问题,如果画心偏薄、镶料偏厚,或者在镶活时浆糊用量过大、镶活后未压紧,都可能导致皱折。为预防此问题,镶活时需注意画心与镶料的厚薄协调;对于久存的镶料和托裱已久的画心,需重新上墙挣平后再进行镶活;镶活的浆口不宜过厚过宽,镶好后还要压平镶口,防止干缩。
至于走墙现象,可能是由于废肩粘贴不牢或裱件废边上墙时粘不牢造成的。如果是小面积局部走墙,应重新抹浆贴牢挣平;如果是大面积走墙,则需要及时下墙、洒水、重新抹浆再上墙挣平。
在裱件上墙挣平过程中,还可能出现绷裂现象。这可能是由于覆精纸太薄或拉力太弱、墩啄转边缝时用力过大或裱件各部位干湿不均等原因造成的。
还有一种现象称为重皮或脱壳,当覆稍上墙挣平后下墙时出现。对于小面积重皮,可以使用“”方法补救;对于大面积重皮,则需要洒清水闷润,重新刷浆水进行覆背排实。
在干覆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刷覆脊纸所用浆糊要比湿覆用的浆略稠一些,以避免重皮;连续覆脊时应先小件后大件,以大覆背纸垫衬小覆稍纸;撤水纸时双手要抬平齐进,避免偏斜;如果是单层宣纸不便伸展运行时,可以使用一根地杆将其收卷后再使用。
以上问题的处理和预防方法都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以确保书画装裱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