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冻梨是怎么做的

东北的冻梨是怎么做的

今日大雪纷飞,寒流来袭,令大家措手不及。

谈及寒冷,东北这片土地总是与寒冷紧密相连。而每当冬季来临,东北的一种神秘水果总会成为全国网友们热议的话题:那就是在寒冷的冬季,东北人喜欢将一种黑色果实泡在凉水中,这就是著名的冻梨。

据某购物网站透露,这种黑色的果实让人不禁好奇:世界上真的有黑色的梨吗?它们是否变质了?又是如何制作的呢?

我们来了解一下冻梨的起源。进入十一月,东北的气温会降至零度以下,直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才会回升。如此漫长的寒冬,使得东北地区成为了一个天然的冰箱。人们养成了冰雪饮食的习惯,而冻梨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种饮食习惯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辽代,契丹人就有吃冻梨的习惯。北宋庞元英在《文昌杂录》中也有所记载。

不同地区的气温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冻梨的制作方法也略有差异。以黑龙江省为例,人们一般选用九月末到十月初成熟的晚熟梨品种,采摘后储存于阴凉处,等冬季气温下降后进行自然冷冻。在冷冻过程中,梨的香气、糖分、有机酸等特征都会发生变化。

在冷冻过程中,梨的细胞结构被,多酚氧化酶与氧气结合,发生酶促褐变,导致冻梨表皮呈现黑色。经过冷冻,冻梨的硬度减小,果肉变成浆状,既可以咀嚼,也可以吸食,对老年人来说也非常友好。

在东北地区,冻梨的化冻方法有多种,可以用凉水浸泡、置于室温下化冻,现在也可以使用微波炉化冻。民间一般将用凉水化冻的方法称为“缓”。等到完全化冻后,就可以享用了。

春节前后的东北地区正值寒冬,大鱼大肉难免让人有些油腻。吃个冻梨不仅具有醒酒解腻的效果,还有清热利咽、止咳平喘的功效。

虽然冻梨有着这么多的良好功效,但其销售情况却并不乐观。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系统化的指导,不同农户制作的冻梨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销售途径有限,相关信息缺乏科普,导致很多人对冻梨不了解,误认为是烂梨。

现在已经进入了寒冷的冬天,正是品尝冻梨的好时节。如果对这种北方神秘水果感兴趣的话,不妨在暖洋洋的屋里,一边欣赏雪景,一边享受一个又冰又甜的冻梨吧。

审核专家:王国义,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博士后。


东北的冻梨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