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发动机怠速问题的故障解析(抖动、游车、喘振等)
各位车友,想必对于发动机怠速不良的问题不会陌生。这个问题在汽车界相当普遍,因为其涉及的范围很广,也让许多车主头疼不已。
引起怠速不良的主要原因在于混合气的比例失调,也就是空燃比异常。混合气过稀或者过浓,都可能导致怠速不稳定。
当发动机出现抖动时,是因为工作不稳定导致的晃动;游车则表现为转速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而喘振则表现为凉车时正常,热车时则出现间歇性的抖动。
面对这些不同的故障表现,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下面详细分析一下怠速不良的具体表现和应对方法。
怠速不良的表现:
A.怠速过高
在车辆无故障的情况下,清洗节气门后,如果未进行节气门匹配或匹配失败,会导致车辆怠速过高。这时可以通过手动匹配(如断电等方法)或通过诊断设备进行匹配。
而在车辆有故障的情况下,怠速过高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1. 制动真空助力泵处漏气;
2. 发动机气缸间严重窜气;
3. 空气流量计故障或节气门体前/后端漏气等。
B.怠速过低
怠速过低主要表现为起步或换档时易熄火。可能的原因有:
1. 进气系统存在堵塞;
2. 怠速控制不良(如怠速开关信号异常、怠速马达问题等);
3. 喷油器故障(滴漏或堵塞、线路故障等);
4. EGR系统异常(阀体失效、软管漏气等)。
C.怠速抖动
怠速抖动可能是电路或油路故障引起的。如果是线路接触不良(如节气门部位相关线路等),会形成高电阻,导致发动机游车现象;如果是线路漏电(如点火线圈漏电等),则会引起发动机抖动。混合气浓时可能产生游车,而混合气稀时发动机则可能抖动。但要与因积碳过多引起的怠速抖动相区别,积碳引起的抖动表现为车辆难起动,起动后松开油门踏板时发动机抖动,中高速时加速不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