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福字为什么不能挂

康熙福字为什么不能挂

每逢新春佳节,各地的家庭都会在屋门、墙壁和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贴“福”字是我们在春节期间的一项历史悠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载,每逢岁末年初,人们都会进行大扫除,更换门神,挂钟馗像,贴春牌,祭祀祖宗,其中就包括贴上“福”字。

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与福字的起源有关。故事发生在周朝时期,姜子牙在封神时,将他的妻子马氏封为穷神,并特别告诉她“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这个封神的日子正好是旧岁除夕。人们得知这个情节后,开始在门上贴上“福”字,希望阻止穷神进入家门。从此,贴“福”字成为了春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寓意着“福到我家”。

人们还会将“福”字精心制作成各种图案,如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这些都是为了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通常是手写的。而现在,市场和商店里都可以买到印刷好的福字。

有一个特别的传统习俗是福文化的代表——倒贴大红“福”字。这个习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慈禧太后。每年过年时,太后都有赐福给大臣的习惯。有一次,恭亲王的福晋把御赐的“福”字贴倒了,这本来是要犯杀头之的。但太监李莲英急中生智,解释说:“老佛爷的福气如东海般广阔,寿比南山还长,新年赐福,福气真的到了。”这个故事后来被传到民间,于是人们也开始效仿倒贴“福”字,寓意福气到来。


康熙福字为什么不能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