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场上的精彩表现不仅吸引了众多目光,更是展现了我国人形机器人在“加速跑”阶段所取得的成果。从扭秧歌到跑马拉松,再到参加格斗赛,人形机器人在舞台、跑道和擂台上的灵活表现,预示着其未来的无限可能性。虽然目前人形机器人在技术、落地和成本等方面仍面临挑战,但场景创新作为连接科学技术研究与市场需求的关键桥梁,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些难题的新思路。
那么,何为场景创新呢?据科技部等六部门的相关文件,场景创新是以新技术创造性应用为导向,通过供需联动实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的过程。其本质在于突出应用导向,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为此,需要深入理解和分析市场需求,找准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关键结合点,推动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离不开场景创新的驱动。需要加强系统谋划,避免场景创新出现碎片化、低价值化等问题。第二届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上发布的十大典型落地场景,为我们提供了有的场景清单实践,有助于推动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迭代和商业转化。要实现场景创新,需要明确“人机协同价值”的定位,推动人机协同而非简单的以机代人。还需要完善制度供给,包括支持、场景标准以及规范等方面,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保障。
上海张江举办的“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工业场景、家庭场景、商用场景等多个维度探索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空间,为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突破和实际落地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深圳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专项也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场景创新对于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加强系统谋划、实现协同融合、完善制度供给,以场景创新为驱动,推动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突破和商业转化,让人形机器人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