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树的公式表达:总结点数量等于总度数加一,对于二叉树来说,度数为0的节点数量等于度数为2的节点数量加一。
2.满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但并非所有完全二叉树都是满二叉树。
3.无论是满二叉树还是完全二叉树,虽然可以通过顺序存储,但它们依然是非线性的结构。
4.关于度数为1的节点,它指的是只有一个子节点的节点。当度数为1的节点数量为0时,表示叶子节点数量为偶数;当度数为1的节点数量为1时,表示叶子节点数量为奇数。
5.包含两个指针域的链表可以是二叉链表或双向链表,其结构灵活多变。
6.对于二叉树的遍历方式,当中序遍历与前序遍历相等时,该二叉树只有右子树,且左子树为空,其深度等于节点数量。当中序遍历与后序遍历相等时,则只有左子树存在,右子树为空。
7.若前序遍历中的左子树与中序遍历中的左子树相反,表示根节点在左子树上,左子树的节点依次位于前一节点的左子树上。而前序遍历中的右子树与中序遍历中的右子树相表示根节点在右子树上,右子树的节点依次位于前一节点的右子树上。
8.有序线性表中的元素按照非递减的顺序排列,从小到大,相邻的元素可以相同。这种结构使得数据的查找和排序更为高效。
9.关于查找的平均情况比较次数:顺序查找的平均次数为(1+n)/2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找到或找不到需要查找的元素,此时的平均查找次数为(1+n)/2+n/2=3n/4次。而在最坏的情况下,顺序查找需要n次操作。对于二分法查找、堆排序等不同的查找和排序方法也有各自的最坏情况比较次数。
10.堆的定义包括两种情况:同时大或同时小。对于同时大的堆而言,满足hi≥h2i且hi≥h(2i+1)。而对于同时小的堆而言,满足hi≤h2i且hi≤h(2i+1)。这种数据结构常用于实现优先队列等应用。
11.关于查找方法,除了顺序查找外,还有二分法查找等。其中顺序查找是依次查找的过程,适用于无序或链式有序的数据结构;而二分法查找则是对分查找的过程,适用于顺序有序的数据结构。此外还有其他查找方法如哈希表查找等。
12.在排序方法中,根据交换的思想进行排序的方法包括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等。冒泡排序法是通过大数下沉来消除一个逆序的过程;而快速排序法则是通过线性分割来消除多个逆序的过程。这些方法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具有不同的效率表现。通过改进和创新算法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