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机油在使用中,因接触空气并受到热量影响,会逐渐发生氧化。随着机油中的酸性物质、胶质、铁屑、沥青质等含量逐渐增多,其颜色会逐渐变黑,同时粘度也会逐渐下降。有时即使很快更换了新机油,机油也会迅速变质,颜色从深蓝迅速变黄,或者先变黑后突然变灰,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机油中渗入了水分。
当油底壳中的机油渗入水分后,由于发动机的振动、运动机件的搅拌以及等因素,油水混合后导致机油颜色变黄或变灰,这会大幅度降低机油的润滑效果。水分的渗入还会加速油泥的产生,削弱机油中添加剂的抗氧化性和分散性能,并促进泡沫的形成,使机油变成乳化液,润滑表面的油膜。实验数据显示,当水分达到1%时,机件的磨损率将提高2.5倍。
除了水分混入外,机油早期变质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曲轴箱的通气性不佳,导致机油散热不良。尽管与气缸套之间有环进行密封,但在发动机工作时,难免会有一些燃烧气体窜入曲轴箱内。如果气缸组严重磨损,窜气现象会更加严重。这些窜入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容易导致机油变质。为了保证曲轴箱的通气性,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其曲轴箱上都装有通风管。但有的驾驶员或修理工对此认识不足。例如在一些车型中,如果通风装置被错误地改装或堵塞,就会导致曲轴箱内的气体无法,进而引起机油的早期氧化变质。
其次是清洗方法不当。在清洗曲轴箱时,如油滤清器或散热器清洗不彻底,或者漏装机油滤清器的密封垫圈,那么在加入新机油后,即使只使用几个小时,机油也会很快变黑变脏。如油滤清器的滤芯堵塞或破损,且未及时清洗或更换,也会因滤清能力减弱而导致机油变质。
最后是机油的选用不当。对于不同的汽车发动机,需要选用相应的润滑油。选择不当或者使用等级较低的机油,极易导致机油早期变质。以上海桑塔纳轿车为例,其说明书中有明确规定的润滑油选用标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经过汽车制造厂家认可的品牌和型号的机油可以使用。
我国内燃机油的分类是按照使用性能和粘度来划分的,参照了工程师协会相应的分类标准。按使用性能划分,汽油机油分为六个质量等级,柴油机油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越高,油品品质越好。在选用机油时,必须注意其油品质量等级和粘度等级的要求。只能以高等级油品代替低等级油品,否则可能导致机油早期变质。
对于国产新型汽车(尤其是轿车),发动机油的选择、更换时机、更换方法都需严格按照厂方规定。因为对发动机油的要求十分严格,所以选用适合的发动机油对保持汽车性能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