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期文章探讨了影响手台通联效果的因素,并给出了提升使用效果的建议。在掌握了基本通联技巧后,许多爱好者都期望能够利用手台实现更远距离的通信。本期文章将重点介绍如何使用手台进行中继通联和远程通联。
在通信领域中,中继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古人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两个人因距离、地球的曲率以及山脉、建筑物等遮挡而无法直接通信时,他们依然可以共同欣赏同一轮明月。类似地,在两个手台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后,无线电波由于各种遮挡而衰减,直到无法直接通联。但如果我们在高处设置一个中继台,使其能被两个手台“看到”,中继台就可以为双方转发信息,从而使得两个手台之间仍然可以互相通信。这样的中继台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远方的通信伙伴。
中继通联的特点十分鲜明:
1. 覆盖范围广:假设中继台架设于60米的高度,手持台高度为1.6米。根据直射波传播距离的近似计算公式,该中继台能够覆盖的有效通联半径可达37公里,有效通联面积甚至达到4300平方公里。这意味着你的每一句话都会被这个区域内的所有火腿接收到。
2. 多人共享:通过中继台的信号中转,通联范围内的所有火腿都可以接收到其他火腿的呼叫。为了大家的方便,请避免长时间占用中继频率进行聊天或交流私人信息。使用中继通联时,应该尽量简洁明了,保持静默,以便中继台能够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急需的火腿。
3. 以语音模式为主:常规业余中继台在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主要使用语音模式,不宜用于其他模式通信,以免影响其他合法使用者的体验。但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模式的业余中继台也开始出现并逐渐被使用。
4. 频率固定,易受到干扰:为了方便爱好者设置和使用,中继台的频率通常一经设定就不会轻易更改。它比较容易受到干扰,主要包括杂波干扰、突发干扰和人为干扰等。对于前两者,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消除,而人为干扰则需要通过劝阻、加强监管和执法等手段来解决。
对于爱好者而言,手台并不是进行远程通联的理想工具。相对于大功率全模式业余电台,手台在远程通联方面显然有所不足。这并不意味着手台无法进行远程通联。手台因其投资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等特点,在进行远程通联时具有其独特魅力和乐趣。
手台进行远程通联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良好的天线、高度以及传播。对于传播对UHF/VHF波段远程通联的影响,建议新手通过阅读《业余无线电入门》一书来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使用手台进行远程通联的情景大致有以下几种:
1. 主动出击式:在闲暇时间或传播开通的时候,携带手台登高,呼叫远方的火腿,或尝试打开其他城市的中继台进行通联。这时,我们建议使用高增益的八木天线来提高通联效果。在每年的安徽-江苏UV通信日活动中,爱好者们用手台和八木天线,在山顶或市区高大建筑物上,可以轻松完成100-300公里甚至更远距离的通联。
2. 守株待兔式:在房屋顶上架设高增益天线,连接到手台上,在传播开通的时候守听常用频率,听到信号后进行呼叫。这种方式虽然不需要辛苦爬山,但需要住在高层建筑的顶楼,否则难以使用长馈线连接天线和手台。还可以使用面板可分离电台或具备UV交叉中转功能的手台来解决这一问题。
3. 业余卫星:对于新朋友来说,可以把业余卫星看作是一个高度很高、覆盖范围很大的中继台。只要你的信号能够打开这个中继台,就可以与远方的HAM通联。使用双段手台和适当的设备,你甚至可以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用手台和橡胶天线打开业余卫星的中继转发器,与千千米外的HAM完成通联。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啊!
手台在进行远程通联时虽然有所局限,但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手中的设备,发挥创意和技巧,依然可以享受到无线电通信的乐趣和魅力。想要获取更多对讲机领域的资讯、方案和知识吗?搜索并关注对讲机世界公众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