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今日6月6日正式入梅,开启了2025年的黄梅雨季,今年梅雨将会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古老的农谚如何预测。
光阴荏苒,转眼间已至六月,夏日的脚步悄然临近。在这个时节,江南地区独有的天气现象——黄梅雨,也如约而至。
黄梅雨,是每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独特天气现象,如同这一带的夏季“特产”。黄梅雨的季节大致在公历6月上中旬至七月中旬。这段时间里,阴雨绵绵,持续不断。
关于黄梅雨的名字,也有其独特的由来。因为这一时期恰逢江南的梅子黄熟之际,故称为“黄梅雨”。因为阴雨天气多且气温高,物品容易受潮发霉,因此又有“霉雨”之称。“梅”与“霉”谐音,这两个名字既反映了潮湿霉变的特点,也蕴自然与生活的微妙联系。
关于梅雨的来临,我国古代就有详细的记录。在古代历法中,黄梅雨的日期是通过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法相配合来计算的。历法规定,“芒种逢丙入梅”,也就是说,从芒种节气后的第一个丙日算起,便是黄梅雨的开始,即“入梅”。而小暑节气后遇到的第一个未日则是黄梅雨的结束,即“出梅”。
按照历法的推算,今年芒种是6月5日,而明天6月6日便是“入梅”之日。随着黄梅雨季的到来,外面的池塘边的青草将再次疯狂生长,泥沼里的青蛙也开始活跃起来,呱呱的与雨声交织在一起,奏响夏日的序曲。
关于今年黄梅雨季的雨量多少,除了正常的梅雨期,还有可能出现“特长梅雨”、“短梅和空梅”、“倒黄梅”等特殊情况。虽然这些情况并不常见,但也确实存在。如果出现特殊的晴天,那么梅雨季的降雨量也会有所不同。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期观察,总结了一些经验,通过农谚来预测梅雨季节的雨量多少。
一:若入梅首日便遇雨霖霖,则预示着整个梅雨季节阴雨不断。
二:若入梅时雨水连连,河水涨高,蛙声四起,则可能意味着后续多为阴雨天气。
三:若在入梅时天气放晴,日头高照,则可能预示着后续降雨较少,晴朗天气较多。
四:若入梅当天阳光普照,河流无水可补,可能预示着梅雨季节雨水稀少。
我们可以通过入梅当天的天气情况来预测整个梅雨季节的雨量多少。那么,明天就要入梅了,你觉得农谚有预兆作用吗?让我们一起期待并记录下2025年的黄梅雨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