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随着甲型高发季节的到来,大众对居家环境卫生格外关注,对门把手、扶手等关键部位的清洁消毒工作也备受重视。近期,一款名为“电解质消毒液”的消毒产品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电解质家族中的新晋网红。

许多网友纷纷表示,这款电解质消毒液不含酒精,安全无毒,不仅可以用于日常清洁除菌,还能有效除臭。那么,究竟什么是电解质消毒液?它是否真的能起到消毒作用?我们又该如何正确使用呢?科技日报的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据了解,电解质消毒液的主要制造原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盐水。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科普作家孙亚飞解释道,电解质消毒液并不神秘,其制作原料与食盐水相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食盐水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电解质消毒液与食盐水的杀菌机理并不相同。食盐水杀伐细菌的方式更像是“渴死”细菌,而电解质消毒液则对细菌造成“化学伤害”。

孙亚飞进一步介绍称,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过电解后产生的。次氯酸钠是一种广谱消毒剂,可以对付几乎所有的细菌、真菌、病毒。这种消毒液还具有除臭、漂白等其他功能。其杀菌机理在于能够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使其死亡或代谢紊乱,还可以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凝固,从而抑制细菌滋生。

记者注意到,市面上还有一些商家推出了可以在家自制消毒液的机器。只需往机器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食盐水,经过电解后,即可生成电解质消毒液用于消毒杀菌。这种机器制备出的消毒液浓度可控性不高,因此其有效性受到质疑。

孙亚飞提醒消费者,目前没有相应的标准来监管这类产品。一些商家标注的氯浓度并不准确或缺乏明确的标准范围。根据标准,对不同的消毒对象需要不同浓度的消毒液才能有效杀菌。他建议消费者最好不要直接用于手部或食物消毒,而是将这种消毒液主要用于卫生间等场所的消毒。


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