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常情况下,动词不定式的主动形式可以表达主动意义,而被动形式则表达被动意义。但在特定情境下,动词不定式的主动形式可以表达被动意义。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结构:
1. 在“主语 + 谓语(及物动词) + 宾语 + to do”结构中,动词不定式和宾语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动宾关系,同时主语和动词不定式之间也存在逻辑上的主谓关系。可以用动词不定式的主动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例如:“她有一个会议要参加”(She has a meeting to attend),其中宾语“a meeting”与动词不定式“to attend”有逻辑上的动宾关系,主语“She”与动词不定式也有逻辑上的主谓关系。
2. 在“主语 + 谓语(及物动词) + 间接宾语 + 直接宾语 + to do”结构中,动词不定式和直接宾语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动宾关系。也可以用动词不定式的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例如:“我要给他一些书看看”(I’ll give him some books to read),其中直接宾语“some books”是动词不定式“to read”的逻辑宾语。
3. 在“主语 + 谓语(系动词) + 表语(形容词) + to do”结构中,句子的主语与动词不定式有逻辑上的动宾关系,且形容词描述了主语的特征或性质。常用的形容词如:easy、difficult、interesting等。例如:“有时候很难理解她”(She wa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t times)。
还有一些固定句型使用不定式的主动形式来表达被动含义。例如,“There be”句型中的“There is a lot of work to do”表示有许多工作需要做;“This/That is + 名词 + to do”结构中的“This is a hard question to answer”表示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还有一些固定词组如“to let”、“to blame”、“to seek”等也采用不定式的主动形式表达被动含义。例如:“这个房子要出租”(The house is to let)。或者询问责任,“谁应该为此负责”(Who is to blame for it?)。或者表示寻求,“原因并不难找”(The reason is not far to seek)。这些都是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常见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