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op database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删除数据库

1. 数据库配置文件参数详解

1.1 基础配置概览

在[mysqld]部分,我们进行基础设置:

数据文件存储路径:datadir=/var/lib/mysql

Unix套接字路径:socket=/var/lib/mysql/mysql.sock

进程ID文件位置:pid-file=/var/run/mysqld/mysqld.pid

服务运行端口:port=3306

运行用户账号:user=mysql

为避免乱码问题,特别设置了字符集和排序规则。

关于网络与安全配置,我们绑定了IP地址并禁用了DNS解析以提高性能。

1.2 内存与性能优化设置

针对服务器内存进行内存分配调整:

InnoDB缓存池大小:innodb_buffer_pool_size=1G

MyISAM索引缓存大小:key_buffer_size=128M

查询缓存大小:query_cache_size=64M

在日志配置部分,启用了二进制日志、慢查询日志等。

1.3 连接与线程管理参数

设置了最大连接数、连接队列长度、空闲连接超时时间等。

2. 日常管理命令和操作指南

2.1 服务控制命令

使用systemctl命令启动、停止、重启mysql服务,并查看服务状态和端口情况。

2.2 客户端连接指令

提供本地和远程连接MySQL的命令,以及如何执行SQL脚本。

2.3 数据库操作基础命令

包括创建、删除数据库,查看所有数据库,使用特定数据库等命令。

2.4 表操作相关命令

涵盖创建表、查看表结构、删除表、查看所有表等操作。

2.5 用户与权限管理指令

包括创建用户并授权、查看用户权限、撤销权限、删除用户等相关命令。

3. 性能优化相关命令和操作

提供查看状态与变量、优化查询等相关命令和操作方法。

4. 备份和恢复策略及工具使用

介绍mysqldump逻辑备份、物理备份(xtrabackup)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5. 安全配置建议和操作

6. 常用运维脚本和工具介绍

介绍一些常用的运维脚本,如查看MySQL占用内存、监控慢查询日志、定期备份脚本等。


drop database删除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