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斑点热(Japanese Spotted Fever,JSF)是一种由蜱虫叮咬引发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严重性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最近,在湖北省秭归县出现了五例严重的JSF病例,其中一名患者因多器官衰竭不幸离世,这是首例JSF死亡病例。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期刊《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上。
秭归县医院的龚萍医生是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之一。她表示,大多数日本斑点热患者的症状较轻,可以使用特效如多西环素进行治疗。由于该病较为罕见,患者常常出现漏检或误检的情况,一旦病情恶化至重症,进展迅速,可能导亡。
这五例JSF确诊病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典型的、头痛、皮疹和焦痂等。所有患者都有野外活动的经历,生活在容易发生蜱虫叮咬的地方,如山谷的茶园、农田、灌木丛和竹林等。由于当地居民对蜱传传染病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防护措施,增加了感染风险。
研究小组对这五名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进行了检测与分析,发现立克次体感染后可能引发炎症因子风暴。IL-6等促炎细胞因子在病原体感染急性期起关键作用,过度合成可能导致炎症风暴。
研究小组还从死亡病例血液中分离出一种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菌株,并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实验结果显示,该菌株与境内其他日本立克次体菌株具有紧密的亲缘关系,推测境内可能存在已流行的日本立克次体亚种。
日本斑点热作为一种易被忽视的传染病,误诊和治疗延误是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多数患者初期症状类似感冒或其他疾病,如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因此容易漏检或误检。龚萍医生提醒,对于蜱叮咬风险较高的农村地区的患者,要意识到JSF的临床复杂性,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加强长期监测和调查,为防控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公众也应提高对蜱传传染病的认识,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