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翼舞风华:艺术与生活的美好交汇

民间翼舞风华:艺术与生活的美好交汇

任晓炜眼中的中艺生活深度探索

农历新年期间,与中艺生活紧密相关的氛围在美术学院的民艺博物馆得到集中体现。为了更深入地挖掘和研究民艺文化的多个层面,该博物馆举办了名为“中艺生活的艺术探究——深度研究民艺展”的活动。这次展览站在“生活的艺术”这一独特视角,整理和探讨民艺的研究方法,带领观众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展览现场展示了众多与中艺紧密相关的物品和研究成果,反映了中艺的丰富多彩和深厚历史底蕴。从19世纪以来的美育救国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与生活结合的思想,如鲁迅提倡的艺术为人生理念,以及陶行知、庞薰琹、陈之佛等艺术家的研究,都充分展示了民艺与生活的紧密相连。

展览还追溯了民间艺术与生活结合的悠久历史,揭示了古代的装饰纹样如何美化生活,如何将传统手工艺如“传统风物宜子孙”与日常生活完美结合。从自然崇拜到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无限愿望和理想追求,这背后是历史文化的丰富积淀。

展览中的物品,如泥老虎、挂虎、年画等,都是中艺的代表性作品,展现了民间装饰生活之美和引人入胜的意象世界。城市文明中的民俗和浓厚的观念也在展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春节期间的饮食和节日习俗,反映了民众的祈愿和家族意识。

展览还对比了民艺手工塑作与西方“雕塑”概念,展示了它们之间的内聚性和认同心理。裱扎艺术、玩具、灯彩等日常活动图式揭示了日常生活文化的变迁轨迹。

展品中的比翼燕风筝、沙燕风筝等,融合了绘画和雕塑的元素,展现了手工创造的真善美。自然造物、风筝材料包等则展示了民间艺术的创新与发展。通过此次展览,观众可以深刻感受到民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魅力。

此次展览不仅让观众了解到中艺的丰富多样和深厚历史,更深入地探讨了民艺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民生生活中手工艺的真善美。展览反映了古老智慧文明的源泉,对于传承和发扬中艺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注:文章作者为美术学院讲师任晓炜)经黄松校对,由亮负责编辑。


民间翼舞风华:艺术与生活的美好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