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上海妙克销售的真相:在线音乐陪练行业的信任危机与超长套餐包的合规质疑

揭秘上海妙克销售的真相:在线音乐陪练行业的信任危机与超长套餐包的合规质疑

近期,柚子练琴事件和陪练APP下架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对在线音乐陪练行业的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也在互联网教育细分领域中引发了信任危机。陪练作为一家自称在在线音乐素质教育领域领先的企业,自2016年由上海妙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以来,主要为5至16岁的琴童提供一对一的真人陪练服务。

尽管陪练在短短几年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完成了1.5亿美元的C轮融资,创下国内儿童素质教育行业的最高融资记录,并且签约了著名音乐家郎朗担任音乐大使,但这些依然无法掩盖其线上培训预付学费存在的风险问题。

在线音乐陪练作为音乐教育的后端服务,市场潜力巨大,但行业门槛较高,需要巨大的启动资金和长期的技术开发与人力成本投入。一旦企业资金链断裂,将会对预付费的学员和家长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已经了《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对线上培训机构进行了规范化管理。

面对监管和公众质疑,部分机构开始规避教培机构预收大额学费的限制,推出了超长期的“套餐包”。有用户反映,陪练客服曾推荐包含160节课、有效期长达780天的套餐,并可选择学习32种乐器或专修一种,这种做法显然与《实施意见》中的规定背道而驰。

除了收费问题,陪练的教师资质也备受关注。有内部教师透露,平台上的陪练教师大多是在读大学生和音乐学院高中生,而非平台对外宣传的已毕业的专业教师。甚至有教师爆料称,非音乐或教育专业的人也能被安排上课,引发了外界对平台师资水平的普遍担忧。

陪练也频繁因陪练老师的薪资问题受到关注。许多教师在社交媒体上抱怨被系统扣费不透明、薪资过低等问题。据陪练公布的规定,“启蒙”级别陪练老师的薪酬标准最高仅15元/25分钟,这也导致许多教师表示无法继续留任。

消费者对于陪练服务中教师水平不一、频繁更换老师表示不满,认为这样的服务并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此次事件不仅严重影响了陪练的品牌形象,也对整个在线音乐陪练行业的规范发展敲响了警钟。这也提醒着其他同行业机构必须重视规范运营、提升服务质量,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揭秘上海妙克销售的真相:在线音乐陪练行业的信任危机与超长套餐包的合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