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MBTI性格测试受到了广大职场人士和学子的广泛关注。
在国内外社交平台上,以MBTI人格类型命名的群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网友们争相制作并分享各种人格类型的表情包。
MBTI,即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是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该模型由作家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与其母同制定。
MBTI是一种自我报告式的人格评估工具,它描绘了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不同的人格类型表现。
伊莎贝尔·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致力于通过理解个人差异来促进个人成长和提升团队和谐与生产力。
MBTI测试将人们分为四个主要类别:内向与外向、实感与直觉、思考与情感以及判断与感知。这四个维度的不同偏好组合形成了16种人格类型。
MBTI的流行主要是因为其基于“科学测试”和“职业建议”,并拥有标准的测量体系,从而赋予了它较高的可信度。
人们喜欢参加MBTI测试,因为它能帮助他们认识和分析自己的性格。记住朋友的MBTI类型,正成为一种新的社交礼仪。
许多人根据MBTI寻找与自己相匹配的伙伴,或是探索公众人物的性格类型,以寻求自我认同。
例如,谷爱凌分享她是INTJ型人格,这一信息迅速引发了广大INTJ人群的共鸣。
关于MBTI的科学性,存在不同的看法。尽管企业在和团队建设中广泛应用MBTI,但心理学学术界对其认可度并不高。
有学者指出MBTI的“非评判性”特点,使其在某种程度上容易被视为过于乐观或理想化。人们往往容易接受一个抽象的人格描述,并认为它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人格类型。MBTI只是一个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工具,没有绝对的对错。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MBTI测试结果,不要将其视为定义自己的唯一标准。而是要将其作为自我探索和成长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