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轨迹上,2021年的尾梢,吴一凡的身影在北京北站浮现,G8811次列车静静进站。
在G8811的狭小空间内,吴一凡有条不紊地整理着行李架,她的动作透露出专业与细致。
当镜头转向高铁太子城站时,捕捉到了吴一凡与同事们欢庆京张高铁开通运营两周年的一幕。记者海捕捉了这一瞬间。
“平凡的岗位,却拥有不平凡的价值。我们如同万千星辰中的一颗,但对这个世界满载善意,世界也会回馈我们同样的善意。”这是吴一凡在微博上置顶的心语,她深信不疑。
在岁末的几天里,吴一凡的生活节奏如常:清晨的洗漱、妆扮、准备,无一不透露出她的敬业与热情。
回首2019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正式智能化运营的那一刻,吴一凡担任了北京北至太子城方向的首发列车任务,其中还包括她的双语讲解职责。凭着认真和流利的外语表达,她圆满完成了当天的任务。
时间跳转到两年后的今天,吴一凡身着冬奥主题装束,踏上了前往北京北站的旅程。启程前,她默念着为京张高铁两周年特别准备的中英文讲解词。
在过去的两年里,吴一凡的讲解稿经过多次修订,旨在全面、准确地展现京张高铁的魅力,并助力北京冬奥会的国际化服务水平。
与众不同的是,吴一凡在加入京张高铁车队前,曾在西安从事英语教育工作。这个热爱英语的唐山姑娘曾梦想成为一名志愿者,为国际友人介绍冬奥盛况。
与众多追梦的年轻人一样,离家千里的吴一凡怀揣着美好的梦想。
2018年,她离开西安的工作岗位,加入了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行列,成为了一名列车员。她在新岗位上逐渐熟悉并热爱这份职业。
当她于2019年加入京张高铁筹备组时,面对的是严格的训练。除了服务礼仪的完善,她还加强了外语的专业习。
为了更好地服务冬奥交通主动脉——京张高铁,2020年3月,“雪之梦”乘务组正式成立,吴一凡成为其中一员。她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冬奥会的重要性。
这个平均年龄为25岁的乘务组主要承担北京北至太子城和延庆的复兴号动车组服务。除了日常乘务工作外,他们还负责为旅客提供外语讲解服务。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是吴一凡的人生信条。她继续深入学习英语、手语和冬奥知识。她还接受了全方位的培训,包括服务妆容、服务礼仪、沟通技巧、防控和应急处置等。
在京张高铁车队的宿舍里,吴一凡精心设计了英语名帖贴在房门上。她利用网课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她的学习重点更加聚焦于与冬奥相关的词汇和知识点。
“她不仅是我们的英语导师,也是我们线下脱产英语培训的老师。”乘务组列车长王亚丽称赞道。
雪白的梦境与高铁的轨迹交织在一起。吴一凡从见证者到参与者,她的身影在京张高铁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如今她已多次为团体提供讲解服务,其中全英文讲解达7次之多。她的热情与专业赢得了旅客的认可与赞赏。
每当广播响起,“欢迎乘坐京张高铁……”时,吴一凡总是早早地站在车厢前迎接旅客。她以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引导旅客登车、找座位、整理行李架。
面对旅客的问题,“京张高铁的时速?”“为冬奥会做的准备?”“智能动车组的服务?”吴一凡总能从容自信地回答,熟练运用中英文进行交流。
在这条连结之梦的高铁支线上,她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