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重阳节是纪念谁的

九月九重阳节是纪念谁的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农历九月初九的日子。之所以称为“重九”,是因为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中的极致,故二九相重。在汉中叶之后的儒家阴阳观念中,有六阴九阳的说法,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重阳”。这一天,民间有登高的习俗,故而又称之为“登高节”。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称谓。

在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之前,重阳节已经是传统节日中祭祖的四大节日之一,与除、清、盂三节齐名。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中的《季秋纪》记载,当时的人们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会举行祭飨天帝和祭祖的活动,以感谢天帝和祖先的恩德。到了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载了九月九日的一些习俗,包括佩带茱萸、食用蓬饵、饮用菊花酒等,相传这些习俗是为了求长寿。还有大型的饮宴活动,这些活动是由先秦时的庆丰收宴饮发展而来的。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讲的是南朝梁人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中记载的东汉时期汝南县桓景的故事。桓景所在的地方发生了大,他的父母也因此去世。为了消灭,他拜师学艺,最终成功并获得了一把降妖青龙剑。在九月的九日,桓景带领家乡的人们登上山峰,带着茱萸叶和菊花酒避祸除害。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重阳节的风俗除了登高之外,还包括佩带茱萸、吃重阳糕、赏菊和饮菊花酒等。茱萸可以入,有驱湿逐邪的功效;吃重阳糕有步步高升的吉祥寓意;赏菊则是因为菊花象征着长寿和吉祥;而饮菊花酒则是为了祈福祛灾。放纸鹞也是惠州地区过重阳节的特色习俗之一。这些活动都与重阳节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这个节日的独特氛围和文化内涵。


九月九重阳节是纪念谁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