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掖七彩丹霞地貌坐落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该地自古便是河西四郡之一的张掖郡,寓意为“断匈奴之臂,展张掖之域”。
在张掖,黑河的滋润让这片土地孕育出广袤的绿洲,进而孕育了独特的河西走廊文化。境内风景名胜繁多,包括原生态城市湿地、彩色丹霞地貌、油菜花海、裕固族风情等。这里是雪山、森林与草原的交汇之地,湖泊、碧水与沙漠相互映照,既有北国的雄浑,又有江南的秀美,因此有人赞美道“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
丹霞地貌是一种具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而张掖七彩丹霞地貌则以其色彩斑斓、造型奇特而著称。这些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在经历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后,形成了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特别是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更是分布广泛,发育良好,举世闻名。
张掖七彩丹霞地貌不仅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还曾多次荣获殊荣。在地理杂志社与各大媒体的联合评选中,它被评为“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同时也被权威地理杂志评为“奇险灵秀美如画——最美的6处奇异地貌”之一和“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
关于丹霞地貌的命名,可以追溯到1928年,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首次发现这种地貌,并将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此后,许多学者对其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述。张掖七彩丹霞地貌的发育,主要是在侏罗纪至第三纪的红色地层中进行的。这里的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呈现出鲜艳的红色和褐色,彼此相映,展示出独特的风采。当地少数称这种奇特的山景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
